|
|
图为施工现场。(赵瑞静 摄) 记者 赵瑞静 李龙 李菁文 通讯员 张玲玲 丛敏红 “铜滓堪修古器色,旧绢可点新妆颜。”这句小诗生动诠释了“废物”放在合适的地方完全可以再放异彩的道理。 今年春天,文山东路的建设者们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变废为宝”的新理念。 道路工程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弃渣,同时又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如何解决工程弃渣处理困难,缓解砂石骨料供需矛盾,达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呢?文山东路改造的建设者们没少动脑筋。 3月31日,在文山东路改造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清扫机、铣刨机正在紧张作业,工程车来回穿梭,现场忙碌而有序。 施工方负责人李彦廷告诉记者,这些被刨铣下来的沥青料和基层料,如果得不到利用,将严重污染环境并浪费资源。 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文山东路改造施工中,他们将路面上层10公分厚的废弃沥青料用于原侧分带上的辅路。而刨铣下来的基层料,因为里面含有丰富的石子、水泥、沙子,则可给新修道路铺底基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低碳环保,一举两得。 位于文山东路的萌萌视界儿童摄影店员工李久文格外关注工程建设。 李久文告诉记者,通过文山路的改造,看到政府在工程建设是精打细算,路面废料进行回填、修辅路,做法市民非常赞同。 文山东路施工方负责人李彦廷表示,目前工程施工存在大量的固废处理的难题,随着全社会对资源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石料开采规模逐年降低,已经无法满足路面工程的原材料需求。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文山东路建设中产生的固废能在路面工程中得到循环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污染。 道路改造不只是路面的全面改造,还涉及到沿线电缆的下地。在路面施工班组作业的同时,电力作业也在稳步进行。 为最大程度减少道路改造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文山东路改造中实行多项工程同步推进法,一边埋设雨污水管道,另一边同步进行路灯拆除和安装,目前已经拆除旧路灯40盏,安装路灯20盏。 看着道路南侧新装的一盏盏路灯,附近居民有个疑问。 附近居民说,旧路灯都换成新路灯了,有必要吗?旧路灯都干什么去了呢? 李彦廷介绍,路灯看着跟新的一样,其实是从城资公司仓库,经过喷漆才重新安装的。 便民出行,道路为先。此次文山东路改造将原有双向4车道,改造成双向6车道。 路面变宽了,原来9米高的路灯已经不能满足路面照明需求,城资公司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人员将仓库里的一批14米高的旧路灯进行表面喷漆,并将高压钠灯改装成LED灯,重新安装在文山东路两侧,不仅提高了亮度,还节约了电能。而替换下的旧路灯,又被收进了仓库,将用于今后的小公园以及相对较窄的路面照明。 物有所用,方得其所。废旧材料用来修辅路,旧路灯改造成新路灯,那原来的行道树都去哪里了呢? 区城资公司园林工程科科长孙海玲表示,道路在改造过程中移出国槐和雪松共264棵,已经在第一时间将树移栽到了原309国道、龙山路、圣经山路等需要移栽和补栽的路段。 目前,施工单位正采用半幅施工模式,科学调度人员、机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进度,整个工程预计6月初完工,届时的文山东路将会通畅又靓丽。 记者手记 群众满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求出发,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就是人民期盼的服务型政府。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科学论证每个项目,事前有评估,事中有跟踪,事后有审计,精打细算过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就是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群众是时代的“阅卷人”。我们不仅要建设一批工程质量好、群众口碑好,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还要“快”字当先,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工程施工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