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换伟)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区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目前,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接种工作。 3月24日,在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疫苗接种点,来自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正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虽然人数较多,但大家注意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依次登记、接种、留观,各项接种流程有条不紊进行。 环山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孙建建告诉记者:“我本身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时接触孩子比较多,孩子本身免疫就没有我们成人好,我接受疫苗接种后,为孩子也会建起一个更放心的保障。做为一名中国人,如果人人都接种新冠疫苗,那么我们会建立起一道免疫的屏障。” 据悉,现在使用的疫苗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同时,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区疾控中心伊之叶说:“新冠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新冠肺炎它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而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新冠疫苗接种,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期间间隔14-28天。伊之叶说:“我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从2020年的12月中旬开始分批次进行的,目前有19个接种点和体育公园大型集中接种点,目前我们累计接种近4万多剂次。随着我们接种能力的提升,日接种量将提升至8000人次。我区的下一步疫苗接种工作,将在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有序接种,个人确有需要接种的,可向镇街进行预约。” 根据疫情防控的轻重缓急和疫苗生产供应能力等情况,我省疫苗接种具体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等9类重点人群进行接种,这项工作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从现在起到6月底,全面开展18-59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优先覆盖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同时对身体基础状况较好且感染风险较高的老年人和其他需要优先接种人群进行接种;第三阶段,下半年,按照国家部署,推进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第四阶段,继续扩大人群接种范围,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