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区行政审批局不动产登记窗口,香山小区的于女士送来一面“办事认真效率高、服务热情素质好”的锦旗。 原来,于女士的楼房多年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住着学区房却面临孩子入学难问题。为此,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配合区建设领域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天福街道,采取容缺受理、开辟绿色通道,妥善地解决了困扰业主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开展以来,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窗口结合“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不动产登记的便捷与高效。 “我们进一步压缩办结时限,初步实现了不动产登记013办结目标,即注销登记等18类业务即时办结;非涉税抵押权登记等19类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等18类业务3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均可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窗口负责人郑海娥说。 本着切实便民利民惠民,不动产登记窗口进一步优化审核流程,将不动产登记环节由4个减少为2个。一般登记业务审批环节由“三审登簿”变为“一审登簿”,一般登记材料件数压减到2件以内。探索实行并件办理,将原抵押注销、转移、抵押登记等登记事项,由办结上一笔业务领证后再办理下一笔业务,改为一并申请、依序审核登簿的并件办理模式,将并件办理业务类型增加到19类。 为解决企业因资料不齐导致的来回跑腿问题,不动产登记窗口实行容缺受理制度,编制了容缺清单,做到当场领证。对远道而来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因资料不齐全无法办理而又短时间内返程的,由他们委托工作人员为代理人代办相关手续,并采取免费邮寄的方式将不动产证书邮递到他们手中。去年以来,先后为570余家急需资金开工复工的企业容缺办理抵押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我们还在窗口推行业务联办的工作模式,将自然资源、税务和住建等部门间工作流程整合,建设信息共享模块,设立综合窗口,相关业务可以在一个窗口办结。”郑海娥说。目前,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了6个综合受理窗口,把各部门“串联先后受理”改为“并联同时受理”。办事人员在大厅1个窗口即可实现交易、纳税、登记、抵押等业务同时联办,群众排队、提交资料次数由4次变为1次,基本实现了“取一次号,在一个窗口,排一次队,交一套材料”,极大地缩短了办理时间。 与此同时,我区还在金融机构开通了不动产登记网上远程申报系统,金融机构在完成贷款审批后,通过不动产抵押登记网上办理系统,可在其营业网点直接为抵押人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受理业务,由不动产登记中心远程办理业务审核,减少了办事群众的跑腿次数。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商银行、齐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可代办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既分流了办事群众,减轻了登记窗口的工作压力,又方便了办事群众。 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涛表示:“我们将以作风改进为抓手,持续挖掘创新服务潜力,将窗口前移、服务下沉,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增强企业和群众财产登记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纪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