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姚灿 通讯员 袁壮志 林丽君 “你们来啦!” 11月23日,天福街道某村的一处违法建设拆除现场,一个身着工作服、头顶防尘帽、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一边向执法队员走来,一边指着已经拆掉一大半的钢架屋顶说:“怎么样,进度还可以吧?” 说话的中年人就是违建当事人。为了保证按时完成违建拆除任务,他连续两天没有休息了,连轴清点转运货物,当天一大早就开始拆卸屋顶钢架。 据了解,这一违建原来是一个占地700余平方米的调味品仓库,因为缺少相关手续,被群众举报,经规划部门认证为违法建设。 由于该违建已经存在多年,且其作为库房每年可以为当事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分析,当事人必然存在抵触心理,拆除过程发生纠纷的可能性非常大。 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研究决定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违法建筑物及设施实施强制拆除。联合执法是一种突破行政壁垒、整合执法资源、加强联合互动,实现“一家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模式,也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干部作风大改进活动开展以来创新执法方式的有力尝试。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执法工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不同阶段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执法资源,下沉执法力量,实现端口前移,消除权力交叉区域的执法盲点。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纠纷,减少矛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局动员。执法大队天福中队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现场告知,该建筑为违法建筑,必须依法拆除,下达了《强制拆除违法建设通知书》;法制宣传科准备违建拆除相关法律文书;执法管理科制作下发了《违建强拆工作方案》。 11月20日下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召开了由天福办、区卫健局、司法局、融媒体中心、消防大队、供电公司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会议,各单位按照各自分工,规范程序,依法办案,坚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座南北跨度30余米,面积达700余平方米的高大砖混钢架仓库,如果采取强拆,首先要做好如何应对当事人阻挠的准备,大跨度的钢梁拆卸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大量的货物点验、登记、装包、运输、仓储,更让现场的每一个人打怵。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日傍晚,天福中队传来信息,经过中队队员的不懈努力,当事人同意拆除违建,并且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决定自行拆除。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可是,天福中队是如何做到的? 干部作风大改进活动开展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体干部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以实招、硬招,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创新的思维推动作风大改进行动“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 之前,执法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往往采取“我说你听”的行政手段,强制对方无条件服从,现在是以协商沟通为主的换位思考占据了主导,倾听群众意见变成了新常态,相互间的冷脸变成了笑脸。 案件办理中,天福中队一方面依法行政,依法处置,做到有理有据,符合程序;一方面深入开展群众工作,考虑到强制拆除不仅需要扣除当事人相应的信用积分,更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之以法,消除当事人抵触情绪。同意自行拆除后,他们又马上与天福街道沟通协调,就近联系了一处工厂厂房,用于放置仓库货物,协调了施工机械设备,帮助当事人有序推进拆违工作。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