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熙业(右)把一面锦旗送到于军(左)手中以示感谢。
本报讯(记者 姚灿)11月24日一早,一位市民匆匆来到区融媒体中心,想通过媒体表扬一下几天前在7路公交车上帮助他的好心司机,因为他不知道司机的姓名,所以请记者帮忙查找。
原来,11月21日中午,73岁的殷熙业在江家庄乘坐7路车去百货大楼的路上发生不适,最后瘫倒在座位上。公交车司机三次停车查看殷熙业的状况,随着司机师傅的一声声“大爷,您没有事吧?”“没事,没事。”殷熙业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不省人事。在这危急时刻,这位司机第一时间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公交司机专门跑到马路十字路口接应,救护车来了以后,又热心帮助医护人员举吊瓶。后来,司机又和120工作人员一起把殷熙业抬到救护车上。
几天后,殷熙业身体基本康复,他对7路车上帮助过他的好心司机一直念念不忘。“我经常坐这位司机师傅的车,每次上车都会跟我笑着说,您好!不管谁上车心情都会很好。出事时,刚开始发晕我还能隐约能听到有人叫我,等我睁开眼时,已经在医院里了。因为没有司机师傅的联系方式,我就想找到他,能亲口对他说声谢谢,也算是了却了我一个心愿。”殷熙业说。
很快,记者联系到威海公交集团文登公司,找到了这位好心司机于军。殷熙业为公交公司送来一面“关怀乘客好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锦旗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殷熙业紧紧握着于军的手,红了眼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于军历历在目:“当时看到老大爷有点不对劲就停车查看了几次,现在老大爷给我这么大的鼓励与肯定,我真是备受感动。现在看到他身体恢复好了,我也放心了。在我看来,爱心是一名公交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别的没啥说的,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乘客,我都会给予帮助。”
公共汽车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窗口,多一句亲切的问候,多一个友善的微笑,便是驾乘人员与乘客之间最好的润滑剂。于军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文明城市的正能量,诠释了助人为乐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