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记者围绕“办好民生实事”主题,采访了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吕永昭,交流文化旅游领域民生工作开展情况。 记者:2020年,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精致城市”的大背景下,文登区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化精致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根基。吕永昭局长,在城乡文化设施方面,我们有哪些新变化? 吕永昭:围绕“引领新城风貌、呼应‘文登学’文脉、形成地方亲和力”这一导向,我们立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新动态,精心建设每一方文化空间,让城市处处充满人文情怀。现在只要群众有文化需求,文化设施就触手可及。 一是对全区115处红色印迹资源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重点建设19个红色文化展馆、12个红色主题公园,目前已建成开放米山水库展览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纪念馆等6个红色展馆和连珠园、理琪园等12个红色主题公园。 二是串联“文登学”文化脉络,在各镇(街)建设“文登学”文化展馆,已开馆11处,剩余18处也将于年底前建成开放。 三是搭建触手可及的公益文化空间,全区已有7处城市书房和10处城市书吧,书房与图书馆总分馆共同密织“阅读联盟”网络,每周都有精彩的读者活动。“到城市书房去”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四是按照“均衡”和“全覆盖”的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提升1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66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52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打造了73个图书馆(文化馆)村级服务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彻底消除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有效解决了基层文化阵地“不开门”“不见人”“活动少”的问题。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推出读联体服务平台、微书屋、微文化馆、文博慕课、“云看展”等云上文化服务,陆续实现线上培训、借阅查询、网络直播、场馆预约、活动报名、线上购票、艺术欣赏等诸多服务功能。从2月起上线至今,各平台总访问人数已超过30万人次。 记者:今年我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的投入确实是前所未有,市民百姓从中享受到很多实惠。今年上半年威海对各区市民生工作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文登区在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二,这与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地做好文化民生这件事密不可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供给的多样化? 吕永昭: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离不开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区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文化场所的功效,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本着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一是加大走访调研力度。从10月中旬开始,到15个镇(街)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现已走访450个村(居),发放了25万张文化服务明白纸。针对阅读服务、文艺辅导方面的需求,我区实施了“你读书、我买单”“一路书香流动车”“流动舞台车”等措施,让文化服务“一张网”覆盖城乡,“多触角”卡点定位,在普惠共享的同时,提升效能品质。 二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举办精品舞台剧10场,开展公益文艺培训560场,“送戏下乡”3340场,“送电影”8016场,“公益文化创投”等其他类送文化活动120场次。 三是培育“文化能人”,产生“裂变效应”,如星星之火点燃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激情。目前,我区已培训基层文化管理员、文艺骨干5批次,共1000人;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46批次,全区已形成民间剧团覆盖各片区、小文艺队覆盖各村居的多层次文化阵地。每个文艺队都有自己的演出安排,文艺爱好者的活动课表如同“赶集日”,已形成制度。据不完全统计,依托镇(街)公共文化活动场地,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全区平均每天超过100场。在侯家镇,37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艺队。龙乡、柘阳山、草根、圣海湖4个庄户剧团,可以承担对外交流演出任务。 记者:如今无论是城区还是村居,文化活动确实是丰富多彩。今年经常听到文化活动新名词,比如“三级购买文化惠民演出”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吕永昭:三级购买文化惠民演出的全称是“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这是省委的一项创新工作。山东省文化行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政府奖励等方式,支持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在剧场以优惠票价向群众提供公益性演出。山东剧场院线通过批量集中采购,大幅度压缩高水平文艺演出的购买成本。演出“价低、质优”,单场演出门票均价20元、最高不超过30元。 咱们文登音乐厅被列入全省19家首批试点剧场。今年1月,音乐厅上演了欧洲凯斯特歌舞团《一带一路情世界舞蹈》《宫崎骏 久石让动漫视听音乐会》2场高水平的演出,售票火爆,观众反响非常好。因疫情影响,自1月24日起,暂停所有演出活动,我们通过微信、QQ等方式告知观众,年前卖出的演出票可免费退票,或者等演出复工后再来观看。观众都给予极大的理解和支持。9月27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前夕,省演艺集团重启文登的演出。首场演出就是《伟大的复兴》大型交响音乐会,10月23日音乐厅又上演了《千年唐乐》音乐会,场场爆满,群众反响热烈。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后面还有好几场文艺演出也已经排好了档期。11月7日,《紫凤中国女子乐团音乐会》将在文登上演;到年底,还会有亲子剧等陆续登场。线上售票非常火,有的观众直接预定了全年的票。 大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订阅号“齐鲁一票通”选座购票,如果不明白购票流程,可以拨打文登音乐厅的电话8365199。 记者:我们还有哪些文化活动品牌? 吕永昭:“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是文登群众文化品牌的亮点。大部分活动的主角是百姓团队。 第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姓放歌·唱响文登”文艺汇演,今年整个活动有7000多名群众登台表演,线下观众6万多人次,通过彩虹直播,线上观众达17万人次。而我们所看到的这10余场活动,都是从全区将近700个村逐级选拔上来的。也就是说,组织一次百姓放歌大赛,实际上要经过自下而上的上百场活动。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基层群众,这项活动我们已经持续举办了13届。 第二,通过深入了解社会文化需求,我区细分服务对象,培育发展了“馆办文艺团队”和“小小讲解员”两个项目。 区文化馆面向大众招生,组建了中老年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等7个馆办院团,在每周固定的培训中,逐渐克服了团员年龄差距大、学员基础不一致、排练读谱和调式演奏方面不统一等问题,初步实现了高标准、专业化、统一化的目标,多次代表威海在省里曲艺比赛拿奖。这些培训和演出,丰富了全区文艺爱好者的音乐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家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为建设精致城市贡献了文化文明力量。 再就是我们的“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这也是区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个志愿服务团队已有300多人,在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和推广上已经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从今年7月以来,“小小讲解员”利用周末及假期到博物馆做志愿讲解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500小时,成为讲述红色历史,展示城市风采的最萌代言人,赢得了社会充分肯定和赞誉。 第三,我区的“书香文登”“艺彩龙乡”等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报名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委托志愿者团队进行标准化运营。 记者:最近很多市民在朋友圈里分享舞台剧《李龙传奇》的剧照和视频,这是我们自己的演出吗? 吕永昭:是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文登故事,是我区舞台艺术工作者的职责。今年,我们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精心打磨编排了这部跨界舞台剧《李龙传奇》。这部大戏以吕剧为基础,结合了舞蹈、魔术、杂技、光影等现代表现手段于一体,是我们的一次全新尝试,演出令人耳目一新。10月25日、26日两晚,这部大戏在区市民文化中心音乐厅带妆彩排,不少文艺爱好者闻讯前来观看,反响热烈。经过深度打磨提炼后,该剧将正式公演。 记者:完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一种刚性兜底。文登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给文化民生工作带来哪些新变化? 吕永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将给群众带来更加富足的获得感。今年我们把文化和康养作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以文旅项目、自驾车旅游、村庄景观化、文旅节庆、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为抓手,聚力培育“文化体验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山村休闲游”等4个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第一,全区目前已有15个在建文旅重点项目。慈口观村的郁竹苑田园综合体项目、港南村的听风观海滨海旅游项目、大水泊镇设计谷项目部分已经投入运营,成了群众的热门打卡点。 第二,根据威海市山海景观统一规划布局,我区正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提升沿线环境,完善自驾公路的配套服务。在东部环海路,打造张家产天沐温泉、张家埠渔港小镇和泽库听风观海等3条旅游支线;在西部环山路,打造了泰礴顶、无染寺、米山水库等6条旅游支线。其中泰礴顶支线将是全市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自驾旅游公路,落差达到600米,这个工程建成后,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好体验。 第三,分批次创建乡村旅游特色村。我们在全区遴选18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相对成熟的特色镇村,计划从2020年起,利用3年时间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2020年培育慈口观、顾家、三瓣石、梧桐庵、六度寺、初家;2021年培育瓦屋庄、邹家床、青龙夼、峰山、沙柳、港南;2022年培育南马、大百户、沟于家、万家、崔家、徐家。)今年,慈口观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四,以“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镇街为主体,举办多种文化节庆,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4月份有蒲公英文化节,5月份有槐树花节、樱桃节、金鸡菊文化节,6月份有桑葚文化节,7月份有油桃采摘文化节,8月份有赶海节,9月份有农民丰收节,基本上月月有节庆。目前,泽头镇第二届银杏文化节正在举办中,很受关注,自媒体发布的银杏文化节推文,点击量已突破10万。 第五,图书馆在群众文化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作为全省公共服务机构融合的试点单位,我区已经在设计谷、文旅精品商超、天沐、慈口观村等旅游场所和网红打卡点建设10个书吧。 今年以来,文登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旅融合方面的成功做法,陆续被新华网、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等重点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报道,我们同时也利用“文旅文登”“威海市文登区图书馆”等公众号平台,及时宣传文旅动态,极大地提高了文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家如果对文化旅游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拨打区文化和旅游局电话8459063进行反映。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