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群荟 通讯员 姚继伟)近日,记者走进高村镇慈口观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村党支部书记马升海告诉记者,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让村里有了固定的保洁员,村容村貌也实现了大改观。
马升海说,现在村里的垃圾都是由镇环卫每天早上五点安排专车,进行集中处理。村里的环境卫生主要靠保洁员,每天早上5点对主要干道进行清理,使街道始终保持整洁干净,次干道和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主要靠党员联户和网格化管理,以及《村民道德档案》等各个方面制度来约束,让村民们主动收拾卫生。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四级联动模式,不断强化基础配套和运营机制建设,构建起了全覆盖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按照“政府监管、镇为主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农村垃圾区、镇、村三级负责,分块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实施“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区转运处理”四级联动运转模式,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同时,不断加强对镇级巡管员、村级专管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将村居、社区划分为工作片,由包片、包村干部和保洁员共同参与管理,将管护责任落实到片、到人。我区今年还投资360多万元,为镇街新发放了6立方侧装式压缩车7辆、垃圾桶7590个,建立起环境维护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
在推进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各镇街还成立专业保洁队伍,重点整治可视范围内的卫生死角,并充分利用数字IP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对城乡环卫一体化有关标准、政策和动态宣传力度,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积极性,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来。如今,全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