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瑞静 通讯员 牛新威)区农业局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优势,确保“三夏”工作有序、有效、顺利开展。
区农业局科学调度机械,提高供给效率。依托区镇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采集的数据,结合农事季节需要,在农机部门配合下,合理布局全区农业机械,确保农时一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全区“三夏”生产集中期由9天缩短为7天,机械、人员调配合理,能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同时,区农业局发挥组织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凭借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模优势,实现了农民“三夏”生产费用降低、服务组织农机手收入增加的双赢局面。以高村镇为例,中心按照不同地块小麦的成熟时间、土地墒情等,合理调动安排了30多台套大型机械,提前分配了1万多亩麦地的收割任务和2万多亩的夏播任务,小麦收割价格为60元,玉米播种播种价格为30元,分别比市场价格低10元,5-10元,但服务中心农机手工作量增加,实现了总收入提高。
为推广先进技术,区农业局先后印发了小麦后期技术管理意见、夏玉米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和春播作物管理技术意见到镇、到村。同时,成立“三夏”生产督导工作组,组织农技人员4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夏收、夏种工作进展,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全区玉米适期播种。截至目前,全区“三夏”生产工作全面结束,其中小麦收获收获面积22万亩,单产396.5公斤;夏种工作自6月10日开始,目前也已基本结束,种植面积21万亩,总体上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