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文登社区 首页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要“输血”更要“造血”——王家疃村乡村振兴纪实

2018-6-22 08:21 |来自: 文登大众

王家疃村光伏发电项目。(赵瑞静 摄)

  本报记者 赵瑞静  通讯员 鞠 毅
  精准扶贫是一场扶贫攻坚战,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问题。龙山街道王家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桂阳表示,扶贫攻坚是乡村振兴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不仅需要“输血”,更需要自身能“造血”。

  龙山街道王家疃村,几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这几年村支部通过整合资金、整合政策、整合人才,形成一股股合力,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升了村支部的向心力。

  6月10日,记者在王家疃村村委大院看到,屋顶上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正吸收着太阳的光能,将其转化电能输入国家电网。墙壁上的电表箱里,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这个小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单纯通过送钱、送物等方式给予帮助,这种输血式的帮扶措施很难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而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在无收入的情况下,村里连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都无力负担。

  “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灵。”王桂阳告诉记者,以前王家疃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口老龄化严重,脱贫致富难度较大。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扶贫鼓励类项目,结合王家疃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资源和缺乏技术性人才等特点,村里决定上光伏发电项目。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2016年4月,村委会与威海六合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中旬便开始正式施工,王家疃村成为全区第一家启动光伏发电项目脱贫的帮扶村。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不占用耕地,不占用劳力,最适合年龄大、行动不便的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致富。2016年8月份投入使用,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6万多元。

  “像今天这样的晴天,一个上午能发电75度多。如果是夏季,每天能发电十几千瓦时,全年平均每月发电4000多度。”王桂阳说,光伏发电项目收入的70%会分给村里贫困户用来改善生活质量,剩下的30%用于光伏发电项目维修基金。

  目前,村委房顶150平方米、村委大院车棚式276平方米的光伏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总计436平方米,64千瓦。

  光伏发电和蔬菜大棚、果园及苗木基地等产业项目相比,具有回报快、风险低、持续性强优势,为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创造了条件。村集体有了收入,贫困户过年过节能分点米面油等礼品,村党组织重新找回了话语权,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完成脱贫目标远远不够,村里必须要有长期的支柱产业才能致富。作为省定贫困村的王家疃村,几年前,上级扶贫办给了村里30万专项扶贫资金,部分村民听说后,就想用这笔钱救急。王桂阳和村里党员开会商量了一下,决定用这笔钱“养鸡下蛋”,投在南洋农场里,这样每年村集体都有收入。

  王桂阳说,他们开村支部会,支部班子思想统一了,再分头做党员的思想工作;党员的思想做通了,就让党员分头做村民代表的思想工作。最后,扶贫资金使用的决定,在支部会通过后,再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按照村民议事程序表决通过,合法有效。

  位于王家疃村的南洋农场,始建于2003年,主要经营餐饮、住宿、娱乐等项目,农场内建有高尔夫练习场、跑马场、沙滩车跑道、射箭场地等设施。为巩固脱贫效果,在南洋农场现有休闲娱乐项目的基础上,王家疃村决定和南阳农场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按照发展近郊休闲旅游的总体规划,王家疃村与南洋农场“打包”发展和促销,在王家疃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将30万扶贫资金投入到南洋农场改造设施和开发采摘园等旅游项目中,提升旅游档次和接待能力。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先期在王家疃村建设2-3处农家乐,目前投资15万元建成的1处农家乐已对外营业。利用王家疃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南洋农场共同开发建设一处占地40亩的采摘园。目前,采摘园已种植了无花果、李子、大樱桃、桃子、桑葚等采摘品种,预计2019年可对外开放。同时,利用村西闲置平塘,进行清淤扩建,搭建钓鱼台,建设一处为南洋农场作配套的垂钓园项目,弥补了南洋农场休闲项目中“有水无鱼”的短板,增设了新的休闲活动项目。

  结合王家疃村农业生产条件,村两委加大招商力度,发展水果和大棚种植、牛羊养殖等特色农业项目,提升村民增收能力,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王桂阳认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依托村庄资源和实际,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

  王家疃村一家农家乐经营业户负责人老金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接地气”了,这次土地承包又再延长30年,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事。他办农家乐就是看好龙山街道打造近郊休闲旅游规划,也看好王家疃村和南洋农场的发展前景,开业后,接待的客人和营业收入逐月提高。

  村民张思模是个残疾人,村干部为了让他能自食其力,协调南洋农场,给他安排了在农场里喂马的工作,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足够他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张思模说,南洋农场不仅为周边市民游玩提供了便利,也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仅不耽误干农活,每个月也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结合千亿斤粮田水利项目,上级对王家疃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解决了农田干旱减产等问题。在村西北修建一处约4.5亩的平塘,解决了全村一半左右农田灌溉问题。为促进王家疃村贫困户增收,龙山街道还根据农业局开展科技示范户项目的实施意见,把20个名额全部倾向王家疃村贫困户,通过选种、施肥、喷药等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增收能力。

  收入上来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去。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王家疃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办农家书屋,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文明、唱道德、教手艺,让农民乐起来、美起来、充实起来。乡村好人多起来了,村民行为管起来了,乡风民俗靓起来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村民王文进告诉记者,村里建起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孝文登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打造文化长廊,营造村内文化氛围;利用路边空地建设路边花园,建设花墙,美化村内环境;对进村沿途路线基础设施升级,在西汤后至王家疃连村路沿途两侧种植绿化树木;建设错车位,解决大型车辆进村错车难的问题;在进村路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现在大家一有空便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文化墙’前学习交流,通过‘文化墙’潜移默化的影响,居民们学科学、树新风、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社会新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王桂阳说。

  王桂阳说:“累点苦点不要紧,能够‘扶真贫,断穷根’才是我们村干部追求的。老百姓那纯朴真挚的笑容,就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将来,王家疃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集体经济上来了,目的就是要让村民充分参与并且有收益,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文登之窗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文登之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登之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文登之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文登之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每日推荐  
· 打造“医共体”,文登人民就医更方便
· 95后陆续入职:慢就业观兴起 专家建议合理
· 民警凌晨回家怕打扰老婆 躺门口睡一夜
· 澳大利亚贪吃老虎美餐后舔舐玻璃墙 表情憨
· 男子因妻杀人入狱 妻子7年后要求离婚被索赔
· 父子2人因讨债被困大楼8天 吃喝靠绳子吊上
· 歌唱祖国:穿越时空的旋律
· 男子与妻子吵架后盗走岳父家保险箱 被判刑5
· 南宁474岁最老樟树遭连根拔起 获抢救有望复
· 女生被电信诈骗1.9万 不停给骗子打电话要回
· 找到自己比找另一半更重要?说说你至今单身
· 拉萨河畔朵朵“格桑花”争芳吐蕊
· 广西境内兰海高速一载天然气罐车起火 道路
· 环卫工捡到10万现金上交 失主害怕不敢报警
· 男子开5座车一家7口去旅游 将老婆和娃藏后
  论坛热帖 更多>>
·文登同学毕业照征集活动 我要上传>>
·为身边单身男女征婚活动 我要上传>>
·网友上传宝宝照片活动 我要上传>>
·文登风光民俗照片集萃 我要上传>>
·文登登山俱乐部最新活动 我要参加>>
·文登姓氏族谱交流区 我要参加>>
  精彩图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在线客服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