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于群荟 通讯员 方婷婷 李贝贝 郑雪芹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6月12日,我区界石镇辛上庄村的麦田内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进田作业,拉开了“三夏”麦收会战的序幕。 上午十时许,记者在界石镇蒿耩村村民张美丽的麦田里看到,一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仅仅十几分钟,两亩多小麦就全部收割完毕。 “今年种了二亩麦子,麦穗今年看着挺丰满的,一亩地能打个四五百斤,收成还行,比去年好。总的来说,是个大丰收年。”张美丽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春季几场雨水比较及时,她家的山地小麦收成不错。 在辛上庄村,吕大爷正在收割机前,用身体护住小麦往下撒。“刚割好的麦子,送到门前的空地打算晒一晒,护着麦子是怕撒到水沟里。”吕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年雇的大型收割机帮忙收割小麦,一亩地70元,还是挺划算的,省时又省力。 收割机驾驶员于师傅来自界石镇三瓣石村。他说,刚刚结束了跨区作业,现在全心投入全镇的小麦收割中,今天有20多台收割机正在进行麦收作业。随着小麦成熟面积增加,外地联合收割机也将逐渐增多。 据了解,我区今年小麦种植面积22万亩。为确保小麦能够适时抢收、颗粒归仓,自三月中旬开始,区农机局农业机械监理站的工作人员就深入到全区各镇村,对农业机械进行一年一度的安全检验工作,发现不合格的作业机械,面对面提出维修指导意见。并按照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麦收顺序,科学调配麦收期间的上阵机械。同时,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也成立麦收服务队,义务为村民提供麦收帮扶、气象信息传递、防火宣传、农机维修、灾害防护等服务,保障麦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预计6月底,全区小麦收割将全部结束。 近年来,在农机补贴等政策的拉动下,我区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达到1373台,加上机械性能不断升级,我区联合收割机已经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据区农机局工作人员介绍,来我区进行跨区作业的外地机手逐年减少,部分过来作业的机手多是通过手机或是网络联系生意。 区农机局工作人员还深入到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中,排查农机事故隐患。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从源头上杜绝隐患,为“三夏”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为应对“三夏”期间天气异常变化,区农业局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及时做好小麦的抢收、抢打以及收割后防霉变工作,加强田间管理。 夏收在即,区粮食局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政策宣传、设施维修、资金筹集、仓容准备等有关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 “我们积极抓好全区小麦收购政策的宣传工作,对全区所有收储库点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更换门窗,翻修屋顶,修砌边沟,更换仓库屋面防水层,对仓库内外进行粉刷,加大对老化设备的检修与更新,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维修、保养输送机等机械设备48台,检验校正水分测定仪等收购仪器11台,检修地磅11台,充分满足各类车辆卖粮需求。”区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15元,他们已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了今年国家规定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及收购标准。在全区11处粮食收储网点张贴“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榜单,将各品种小麦的收购价格上榜、质量指标上墙、标准样品上台,让农民明白售粮。 据介绍,为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区粮食局采取协调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筹措夏粮收购资金6000余万元,要求全区粮食购销企业及收储库点不得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确保农民售粮款及时足额发放,保证不出现农民卖粮难和打白条情况。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14家具备收购资格的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资格进行核查,严厉打击无证无照从事粮食收购的企业,加大对粮食收购政策、收购行为的检查力度,坚决取缔压级压价、恶性竞争等行为。做好腾仓扩容准备工作,目前,共腾出仓容近10万余吨,确保今年夏粮能够收得进、储得下,各粮食企业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腾出的仓库进行消毒、清扫,确保收购的粮食安全储存。同时,组织财务、统计、保管等人员业务培训,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质量检验、开票结算、现金付款等工作流程,提高夏粮收购效率。 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面上来看,由于今年风调雨顺,温度光照都比较好,小麦长势喜人,产量比去年将有一定增长,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