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崔福平正在检查小型清扫车。(于 潇 摄) 本报记者 于 潇 通讯员 丁 超 每天清晨,当我们还在梦乡时,他们已经穿梭在大街小巷,用勤劳的双手开启城市的黎明,用辛勤的汗水为我们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日前,记者跟随一名环卫工人,体验她一天的辛勤工作。 50岁的崔福平已经在环卫工人的岗位上工作了5个年头了。凌晨4时许,崔福平早早到达所负责的路段,此时的街道上人和车寥寥无几,崔福平坐进小型清扫车里,开始清扫经过的每一寸路面。 “早晨打扫经常会遇到晨练的市民,有些人会跟我打招呼说‘你来得这么早,辛苦了!’听到这这样的问候,特别的暖心。”崔福平说,每当听到市民肯定她的工作时,她心里都会特别高兴。 经过一晚,道路两旁和路面上又出现了烟头、菜叶、纸屑等垃圾。崔福平告诉记者,他们需要在早上7点前完成第一轮清扫,只见崔福平沿着主干道缓慢开着小型清扫车,认真清扫着道路两侧的垃圾。 7时30分至8时,是市民上班的高峰期,街上的人流和车流不断,这时候清扫难度加大。“清扫时最怕开车的人扔东西,如果扔在路中间,我们清扫车没法开过去,需要有环卫工人走到路中央清扫,这样会发生危险。”崔福平说。记者观察发现,有的市民吃完食品随后把包装袋往地上一丢、打开车窗把垃圾抛到窗外……对此,环卫工人们总是弯下腰,默默地清扫。此时此刻,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多点环保意识,顺手将垃圾丢入垃圾桶内,减少环卫工人的重复作业量,一起维护城市的整洁。 崔福平说,这只是个别现象,这些年,人们对环卫行业越来越理解和支持。有时,崔福平一边清扫一边如果有人在旁边扔垃圾,没等她开口劝阻,身边就会有热心市民主动声援。这对她来说,比获得任何荣誉都令人欣慰。 “市民能自觉地把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箱,为家园的整洁出一份力,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崔福平说。 记者发现,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虽然坐在清扫车里,但由于车三面都是玻璃,太阳一晒车内温度会很高,崔福平经常是工作一会儿就要出一身汗,对于自己的工作,崔福平已经习惯了,“累是肯定的,但看到城市干净了,心里还是挺舒服的。” 下午1时,崔福平吃完午饭,来不及休息,换下了早已经湿透的工作服,继续重复着清扫工作。 区环卫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扫街道主干道的有环卫工人和开小型清扫车的清洁人员,目前,城区共有5辆小型清扫车,确保每天从早到晚有人维持路面清洁。 下午4时30分,崔福平清理完清扫车内的垃圾,准备下班回家。“现在可以按时下班,秋天的时候,落叶太多,刚扫完就又落一地,那时候是最忙的时候,经常要加班。” 一心扑在环卫事业上,寒来暑往,每天风雨无阻,来来回回地穿梭市区道路上,尽管工作很辛苦,但崔福平却乐在其中。她说:“看到文登越来越美,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