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7日电题:既是试金石,又是大熔炉--北京对口支援新疆脱贫攻坚纪实 新华社记者梁相斌、涂铭、李放 4月下旬的南疆和田,春意正浓。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驻地办公楼上,“京和大厦”4个大字熠熠生辉。门前的廊道,几十株葡萄正攀爬吐绿,一片生机勃勃。 ↑ 在新疆和田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葡萄示范种植大棚,从北京专程赶来的葡萄专家徐海英(中)为当地群众传授葡萄种植管理技术(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北京,和田,相距近4000公里,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对口援疆让两地携起手来,21年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打造起了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民族地区的“京和号”品牌。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新时代的“京和号”将如何作为?以首善标准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把援疆扶贫作为检验北京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和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试金石,作为民族团结、锤炼干部的大熔炉,这是北京给出的答案,也是掷地有声的承诺。 让援疆扶贫成为检验北京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试金石 北京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对口援疆的9个省市之一。1997年,北京开始对口支援和田地区。2010年新一轮援疆启动后,北京市继续对口支援和田地区(重点援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并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受援地总人口170余万。 “以首善标准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无条件地拿出最好的资源支援和田地区各族同胞脱贫致富,不仅是北京市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更是北京市干部群众的政治担当。”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输血”更要“造血”。北京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推进扶贫攻坚的“主攻点”。北京国企光华集团于2016年在和田设立了京和纺织公司,目前为600多名维吾尔族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182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新一轮援疆以来,北京在和田援建各类产业园区6个、标准化厂房30余万平方米,引进内地企业110余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次。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针对和田地区教育和医疗短板,北京精准持续发力。新一轮援疆以来,北京帮助和田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70余所,累计培训师资26000余人次,选派教育专家1000余名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水平。累计选派330多名医疗专家对口支援和田,帮助新改扩建地县(市)级医院8所,完成56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帮助当地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在新疆和田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葡萄示范种植大棚,从北京专程赶来的葡萄专家徐海英(中)为当地群众传授葡萄种植管理技术(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北京,和田,相距近4000公里,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对口援疆让两地携起手来,21年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打造起了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民族地区的“京和号”品牌。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新时代的“京和号”将如何作为?以首善标准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把援疆扶贫作为检验北京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和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试金石,作为民族团结、锤炼干部的大熔炉,这是北京给出的答案,也是掷地有声的承诺。 让援疆扶贫成为检验北京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试金石 北京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对口援疆的9个省市之一。1997年,北京开始对口支援和田地区。2010年新一轮援疆启动后,北京市继续对口支援和田地区(重点援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并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受援地总人口170余万。 “以首善标准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无条件地拿出最好的资源支援和田地区各族同胞脱贫致富,不仅是北京市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更是北京市干部群众的政治担当。”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输血”更要“造血”。北京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推进扶贫攻坚的“主攻点”。北京国企光华集团于2016年在和田设立了京和纺织公司,目前为600多名维吾尔族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182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新一轮援疆以来,北京在和田援建各类产业园区6个、标准化厂房30余万平方米,引进内地企业110余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次。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针对和田地区教育和医疗短板,北京精准持续发力。新一轮援疆以来,北京帮助和田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70余所,累计培训师资26000余人次,选派教育专家1000余名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水平。累计选派330多名医疗专家对口支援和田,帮助新改扩建地县(市)级医院8所,完成56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帮助当地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北京援疆干部、墨玉县委副书记张好生(中)在墨玉县北京工业园区纺织园建设现场与施工方交谈(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不只是张好生,很多北京“援友”都有这样“自带干粮化缘”的经历。 “援疆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精神富矿。大漠戈壁就像一个大熔炉,让我有机会和维吾尔族乡亲们在一起,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对法律的理解,还收获了友情。”在日记中,北京援疆法官陈军如此写道。 南疆沙海孕育希望和感恩的种子 沙漠腹地的和田市金叶村,贫困户吐尼亚孜·阿布都卡地尔家里两座北京援建的大棚里,新品种的酸奶甜瓜长势喜人,瓜藤上挂满拳头大的甜瓜,散发着淡淡清香。 ↑新疆和田市金叶村贫困户吐尼亚孜·阿布都卡地尔(前左)在北京援建的大棚里展示刚从瓜藤上疏减下来的多余甜瓜(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以前我没手艺,只能到阿克苏摘棉花挣点钱,北京来的专家手把手教我们种甜瓜,一年种两茬,中间再套种些蔬菜,一年的收入能有2万元左右。”即将迎来甜瓜丰收,吐尼亚孜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京对口援疆工作同样硕果累累。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共实施援疆扶贫项目832个,15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带动33.29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 4月下旬,带着对和田各民族同胞的深情厚谊,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和田对接援疆扶贫工作,在产业就业、智力援疆、医疗帮扶、企业投资等方面为当地送上了新的“礼包”。 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总指挥丁勇说,北京市将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动资金项目、干部人才、政策措施等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2018年至2020年,北京市计划安排援建扶贫项目220个,将带动6.55万人脱贫。 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越来越多像吐尼亚孜这样的贫困户,将在当地政府扶持、北京对口支援下甩掉“穷帽子”。 在北京援建的墨玉县北京中学校园里,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标准化足球场和室内篮球馆、宽敞大气的图书馆,硬件条件不逊于北京的重点中学。走进教学楼,“感恩北京”“京墨一家人”等标语随处可见。 ↑在北京援建的墨玉县北京中学校园里,学生在图书馆里阅读(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正在备考的高三(2)班的维吾尔族学生茹柯耶·麦提图尔荪说,她对北京很向往,高考的目标是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医生,回来为家乡做贡献。”茹柯耶说。 夏天已经到了,和田即将迎来瓜果飘香的季节。吐尼亚孜对记者说,等甜瓜熟了,一定要把北京的“亲人”请到家里,挑上最大最甜的瓜给他们品尝。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