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宋村镇围绕打造健康食品小镇的工作思路,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小城镇提档升级以及民生共享等战略,推进了家家悦二期、山泰二期、四季红现代农业等项目建设;引进了李龙文化民俗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了路网、雨污管网、暖气管道等基础配套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日前,宋村镇党委书记孙海军,宋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国瑞围绕宋村镇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调,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今年的全区经济工作会、区“两会”上,对新旧动能转换都有了明确部署。宋村镇是现代农业大镇,我们该如何贯彻实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孙海军: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宋村镇已经形成了无公害蔬菜、花生、生猪、肉食鸡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提出打造健康食品小镇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坚持产业为王,突出项目带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推进三个产业中心园区建设。 一个是占地400多亩的家家悦食品配套加工园区。去年投资2亿元的家家悦二期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投产,今年在抓好园区食品加工企业定向招商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家家悦一期改造,目前正建设恒温加工车间及冷库车间。 另一个是昌阳农业公园。这个是去年开始规划建设的,在202省道和母猪河沿线规划近1.7万亩,主要发展规模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去年引进了总投资1亿元的威海四季红现代农业园项目,采摘大棚已经对外营业。今年,重点是做好四季红农业项目储藏、加工、办公区和水上乐园等项目的前期手续服务等工作,促进项目快速建设,形成优势。 第三个是宋村工业园,工业园建成面积600多亩,雨污管网、暖气管道等各项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现有盛泰花生、华隆水产品、泰和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3家,皮草等服装加工企业6家,另外还有化工、电子等企业。今后,在推动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梯次成长、膨胀升级的同时,加大园区内闲置厂房盘活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园区活力。 依托三个园区的牵引带动,促进经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家家悦物流宋村中心总经理毕国华表示,自家家悦物流配送中心落户宋村以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家家悦二期项目中,镇党委政府安排专人服务,为促进项目快速建设做出了很大努力,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家家悦集团的厚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等要素条件,想了解一下宋村今后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 于国瑞:近几年,我们实施了昌兴路、昌阳路、龙飞路、山泰连接线等路网改造,以及铺设工业园雨污管网、暖气管道等重大工程,完善了“水、电、暖、气、污”等基础设施。今后我们将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着力做到两个提升。 一是基础设施提升。规划实施龙海路、昌兴路东段等路网优化、管网升级等工程,不断完善水电暖气污等基础设施,增强镇区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尽快启动田滋河清淤改造,争取打造成宋村的景观河、群众的休闲健身走廊,为老百姓和来宋村创业的人士提供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 二是服务功能提升。重点抓好汽修大院、华安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其中汽修大院项目已经开始动工,争取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镇区汽修商铺统一纳入集中管理,彻底解决汽修店铺油污乱排、车辆乱停等问题。华安物流园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这两个项目建成后,也将极大方便家家悦配送车辆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我相信这也是毕总关心的问题。对昌阳农业公园,我们还将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的专业团队,做好园区整体规划,完善路网、供水等基础设施,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园区融资机制,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园区对产业项目的吸引力。 在此,也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到宋村投资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将以真诚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在宋村安家落户、健康发展提供最大便利。 记者:说到乡村振兴,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村干部群众都十分关注。区人大代表、山东村党支部书记林乐清表示,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他们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厂房等措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深入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等工作,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明显改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更高层次,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我们镇今后具体该怎么抓这项工作? 孙海军:今后,我们将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以三个中心园区为龙头,重点发展四个方向。 一是引导202省道周边村和母猪河沿线村,融入到昌阳农业公园的发展大环境中,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水果、蔬菜等休闲采摘。 二是推进李龙民俗园建设和回龙山开发,引导回龙山周边村融入到李龙民俗文化产业圈发展范畴。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丰富李龙文化山会内容,提升李龙文化民俗游魅力。 三是持续推进山泰近郊游,在进一步推动山泰生态园与北京首农集团合作,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引导周边村融入到山泰乡村游体系,发展农家宴、民宿等项目。 四是依托家家悦物流的带动,鼓励各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和特色养殖等设施农业,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记者: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还要有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村居环境,那么在这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着手? 于国瑞:为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还将整合便民服务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站、烟农农资供销公司等资源,成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同时我们还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辖区河道治理;深入推进实施农村改厕、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重点工作,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二是突出抓好社会治理。继续推进“一村一警务”,深化平安宋村建设;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网格员管理制度等,提升农村治理实效。三是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四德榜”建设等工作,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旧陋习,改进村风民风,营造和谐顺畅的乡村环境。 记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关键在人,主要在作风。在贯穿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方面,又有哪些新举措? 孙海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再美好的蓝图都将是一张白纸。今后,我们将把从严治党贯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猛药去疴,不断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要思想上再解放。只有解放思想,跟上时代潮流,才能抓住机遇,占领先机,赢得发展。今后我们将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村党员干部培训等一系列机制,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新思想、新论断、新成果。积极学习先进镇办的经验做法,拓宽发展视野,完善发展思路,以思想解放推动各项工作创新突破。 二是要作风上再改进。认真落实党委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合力。继续通过周小结、月汇报等方法,使各项工作有部署、有督导、有总结,从而不断提升党委班子成员工作执行力。强化正风肃纪,及时约谈党性意识不强、担当作为弱化、规矩纪律散漫的镇村党员干部,确保基层制度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修编完善农村干部考核办法、党员管理办法等,加强党员干部管理。通过强化作风建设,打造敢担当、善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是要在能力上再提升。重点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每月学习交流,增强机关干部农村工作能力;通过农村片务工作交流会,帮助新上任的村“两委”干部尽快转变角色,激励后进村争先进位,真正打通落实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