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谭树林(左二)在指导工人打井。(刘 潇 摄) 本报记者 王玮祥 通讯员 刘 潇 3月9日,东谭家口村响起了机械的阵阵轰鸣声,宁静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 为解决村里果树灌溉水源不足的沉疴,谭树林垫钱请来专业施工队为村里打井。 在施工现场,谭树林穿着简单的工装,和工人们一起看地形、研究打井方案,不一会儿功夫,他的身上已是满身泥水。 自从2011年当选为东谭家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树林就自掏腰包贴补村里的事情干了一件又一件。用村民的话说,谭书记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村子却越来越好。 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之前,谭树林以外出承包工程为业,每年都有七八十万的收入,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为了带领村子发展、群众致富,他毅然放弃自己的生意,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有一年过春节,村里的自来水管道坏了,村里停了水。为了不影响村民过节,谭树林自己开车跑到镇上买零件,没想到商家都关门歇业了,到市区也没买到,辗转多地后,最终在乳山买到了。可是,这时村里账上一分钱也没有,谭树林便毫不犹豫自掏腰包,当天修好了自来水,家家户户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尽管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谭树林发现,村里的自来水问题很多,原来的井水不够吃,管道也有很多问题。于是,他四处筹措资金,于2015年投资20多万元在村南河边又打了一口140多米的深井,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问题。 对村子,谭树林不吝资财;对村民,谭树林更是倾尽热心。2011年,村民谭树文的儿子结婚。谭树文忙着筹办婚礼忙得团团转,直到婚礼头一天才想起来,山路太窄了,骑个摩托车还行,轿车根本开不到家门口。 婚车开不到家,急得谭树文愁眉苦脸。谭树林听说后,二话不说,用自己的挖掘机仅一天时间便修了一条通往谭树文家的路。路修好了,婚礼车队终于能开到家门口,谭树文儿子的婚礼如期进行,一家人脸上乐开了花,逢人就夸谭树林是个好人。 不仅如此,东谭家口村有6个山庵,每个山庵都住着几户人家。谭树林给谭树文家修了路,看到其他山庵道路也不好走,他用自己的挖掘机给山庵整修道路,他却不要一分钱的报酬。 2014年2月1日,正是大年初二。凌晨两点,西谭家口村谭子贤的老母亲谭中月突然不见了,家人找到天亮也没找到,心急如焚。 天寒地冻,时间就是生命。谭树林得知情况后,发动东谭家口的村民也参与查找。本来大年初二谭树林要走亲戚,他对妻子说,救人要紧。他与村民一起走河道,爬山坡,穿山林。经过5天的查找,2月6日终于在一处山沟找到已经昏迷的老人,经过紧急救护,老人终于回到家人身边。 此外,每年,谭树林都协调医院的医生到村里为老人体检。村民谭树秀说,医生到村里来查体,给大家省去了路费,而且检查的项目非常多,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实事、好事。 村子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谭树林在发展村经济的同时,也想法子让村庄文明风“刮”起来,这样既可以陶冶村民的情操,又能丰富村庄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此,他挖掘本村的文艺骨干,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各种道具,整修了一处排练厅和文化大院办起了户剧团。如今,这个庄户剧团已经有30多人,他们不仅在本村演出,还与周围乡镇村交流节目,近三年已经外出演出了四十多场。每次剧团去外地演出,谭树林负责开车接送,烧水倒茶,还拉着妻子一起为剧团服务。 谭树林还从村子卫生入手,推动新农村文明建设。他带领全村百姓拧成一股绳,千方百计,硬化、亮化、绿化每一条村道,主要街道垃圾收集桶实行日产日清,并通过定岗、定人、定责,营造了更加洁净靓丽的乡村形象。路美了,水也要美。村里的河水经过治理,更清亮、更秀气。 现在漫步在东谭家口村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桃花灼灼,绿树成荫,路路有风景,步步在画中。如今,东谭家口村环境美,果子甜,人文明,绿水青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