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侯家镇以打造“灵秀小镇 和美侯家”品牌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积极助推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不断强化招商力度、精简项目审批流程;强化民生保障及治保维稳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镇域和谐稳定;注重文化发展,有效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该镇先后获得文登区“先进集体”、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市级“先进单位”、省级文明镇、安全生产工作省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日前,侯家镇党委书记张永解,侯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燕,结合项目建设、镇域发展、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等方面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镇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张永解书记,请介绍一下侯家镇今年的总体工作思路。 张永解: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发展实际,今年我们将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实施“四看五全”工作法,围绕“一条主线、三大重点、三个关键”开展工作,即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突出产业转型、城镇建设、民生保障三大重点,抓好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作风建设三个关键,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叫响“灵秀小镇,和美侯家”品牌。 记者: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我区经济工作会也把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作为六大工程之一进行了部署。请介绍一下侯家镇将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张永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涵盖的内容十分全面,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产业兴旺,我们将作为首个突破点来抓。按照“以镇聚产、以产兴镇”的思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培育全镇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一产,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围绕二产,通过扩大规模、创新技术及招商引资等手段,加快镇域工业产业上档升级步伐。围绕三产,从“宜居宜游宜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发展健康养老、休闲观光两大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记者: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镇域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登沁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炳宜想了解一下镇党委、政府今年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请您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张永解:今年,我镇将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联络员、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到企业调研、把脉协调的频率和力度,在融资、劳保等环节上予以支持,加大对投产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快投产企业膨胀升级。同时,按照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的要求,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税收减免等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基础上,按照年度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采取建平台、搞合作、聚人才、促创新等综合手段,与本地及周边地区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能力提升,避免企业陷入“不想转”“难转成”的局面。 记者:在推进产业兴镇方面,侯家镇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燕:一产方面,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在镇商贸中心投资2000万元打造为农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两个模块,一楼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农资服务、农技支持、农产品销售等“双向”服务;三楼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在前期对全镇闲置土地、劳动力及农机具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数据库,做好零散、闲置、撂荒土地统筹配置工作,打包参与到中心引进的农业项目中,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产方面,一手抓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沁源卫生用品项目和润杰水产项目膨胀升级,加大对机电设备厂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为镇域企业竖起龙头。引进矗鑫生物科技项目,推进动物粪污及农村秸秆的无害化处理;一手抓招商引资,加快编制招商手册,开展精准招商活动,推动冷链食品加工、PLA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袋及影视教育培训基地等项目的快引进、快建设、快投产。三产方面,采取“PPP模式”引进天佑颐寿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镇域养老服务水平。以圣海湖为中心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与运恒现代生态园、开元葡萄采摘园形成“一湖三园”的一体观光组团。并充分挖掘柘阳山“龙母文化”,在山前村策划推介民俗旅游项目。 记者: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推进产业,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侯家镇朱家村村民娄顺英想了解一下,侯家镇今年准备实施哪些民生工程,能给村民带来哪些好处? 张燕: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城镇建设方面,计划投资1600万元,对寺五线、张西线、文长线、三八路及汤家经南渔池至南学村路段等进行维修改造,包括路面硬化、铺设排水沟、喷播植草、加装雨污管网等,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借助棚户区改造政策对初家庄村进行整村搬迁,依托村庄原址及侯家四中旧址等,实现镇区的连片规划、连片发展。对镇区东部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在镇区西侧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处,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现已完成雨污管网铺设,争取年内投入使用。民生保障方面,实施“医院+养老院”“医养结合”新模式,目前新卫生院已投入使用,同时,我们要加快新敬老院施工进度,争取重阳节前投入使用,建成集综合养老、护理、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全区首家医养结合综合体。继续利用好“朝阳爱心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补助班车费及食宿费等,真正让他们实现“零费用”入学。 记者:张永解书记,在节目的开头您提到了“四看五全”工作法,请详细介绍一下。 张永解:“四看”就是通过综治的问题看党建、通过群众的问题看作风、通过表面的问题看根源、通过难点的问题看担当,“五全”就是实现党的建设全面引领、文化阵地全域覆盖、群众利益全力维护、矛盾纠纷全心化解,治理力量全员整合。 记者:通过综治问题看党建,我们准备如何实现党建工作全面引领? 张永解:加强党的领导是完善基层综治工作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只有基层党建抓好了,才能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今年我们将工作重点聚焦到如何发挥党员在基层的模范带头作用上。一是要重点抓好新上任的农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正确把握当前新形势,积极适应当前新要求,从而在维护村庄稳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实施党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将村庄分成若干个网格,由每名党员作为网格管理员,参与到卫生清理、信息统计、政策宣传及治保维稳等工作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创新党员“五带头”考核机制,按照党建工作标准化的要求,将考核工作细化,制定了“执行政策、参政议政、崇尚文明”等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镇纪委全程参与到考核中,发挥动态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四是通过开展“侯家红”行动,增强全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记者:“侯家红”行动具体包括哪几项内容? 张永解:一是红色关爱行动,在去年设立红色关爱基金的基础上,将帮扶范围由生活困难党员扩大至生活困难群众,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红色帮扶行动,结合党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日常实际困难。三是红色回忆行动,通过组织老党员回忆入党历程、上党课等方式,再次明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牢记党员身份和信念,进一步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记者: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从侧面可以体现出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我们如何加强全镇干部工作作风? 张永解:机关干部方面,结合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持续开展作风整治活动,进一步树立干部良好形象。农村干部方面,继续用好“农村干部季度考核奖补资金”,细化完善考核办法,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支持镇纪委更好地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定期到各部门、各村检查干部在岗坐班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约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持续好转。 记者:侯家镇治保维稳工作在全区位居前列。张燕镇长,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镇域有效治理?乡风文明方面,我们又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燕:一是依托“雪亮工程”等设施配置,积极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进来,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畅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二是以建设社会综治中心为抓手,整合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信访、法庭等基层力量,统一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交由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解决问题。同时,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培训教育及经验座谈,培养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能力水平。 文化方面,我们以实现“文化阵地全域覆盖”为目标,持续加大乡村文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同时,在原有3个庄户剧团的基础上,以北廒村为中心新建庄户剧团,提高村级文艺队伍覆盖率,充分利用今年将在镇政府东面新建的和美广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及全民健身活动,在全镇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