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10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说说老一中门口本来干净整洁宽敞的公用空间让一中人为的用警戒带封死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9 20: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老一中门口本来干净整洁宽敞的公用空间让一中人为的用警戒带封死了,这壮举在文登属于首例,除了影响城市景观之外,还不利于家长接孩子的车掉头转弯,好好的宽敞地方为的就是全市人民出行方便的,为什么故意封死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别扭呢????特权用到了极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9 21:09:38
该封,这样规矩多了,减少了学生乱穿道,就有个别车还不注意还走反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9 21:11:53
你们接孩子 也注意下好不,乱停车,你们乱停车时考虑别人要走这道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
发表于 2014-3-9 21:21:04 | 只看该作者
该封,封的及时。一中学生上学放学时横冲直撞,骑车横穿马路根本不管前后有没有车,好像老子天下第一,觉得谁也不敢咋地,谁还能上身么。这样规矩多了,减少了安全隐患。还有,一中的有的家长接送孩子乱停车,乱掉头,晚上接孩子为了自己方便,就把车摆在马路上,根本不管其他车辆的行驶,也不给骑车的学生留下人行道。加了护栏,是为了规范车辆和行人,一些不按规矩行车乱停车乱掉头的人自然会觉得不如以前方便了。但是这样的确是规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9 21:23:07
该封,接孩子的车一点都不注意,把一面车道给堵住了,把车停道中间。行进的车只能走一半车道,甚至连一半都没有。就把楼主惯的,还好意思在这发贴子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6#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9 22:34:18
就是 ~楼主 光为了自己考虑了!有没有想过学生放学~家长们为了方便乱停车乱掉头~那个路段很危险!我觉得 早就该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7#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7:28:06
封得好,早就应该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7:51:31
就是 ~楼主 光为了自己考虑了!有没有想过学生放学~家长们为了方便乱停车乱掉头~那个路段很危险!我觉得 早就该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8:02:36
楼主说的是一中大门口的停车场用布条封死不利于行人和车辆出行,不是说的大路上交警那水泥墩。唉,都什么眼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0#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8:20:28
在想着自己方便的同时多想想是否给他人带来不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8:35:59
封的好....一中那一到晚上就是个堵车的地芳...早就该封了....我是交警早就去超牌去了..一到晚上那就是个赌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09:04:03
利弊共存啊 但是封闭是为了安全起见。 有的家长就是乱掉头乱停 很不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3#
发表于 2014-3-10 09:31:2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有好几个学校都是这样,一到上学放学的时间点,家长的车到处乱放乱插,非常影响交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10:58:31
游客 27.203.66.x 发表于 2014-3-9 21:09
该封,这样规矩多了,减少了学生乱穿道,就有个别车还不注意还走反道

嗯 该封 个别开车的就是牛逼的很 也不知道躲避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3-10 10:59:33
封的好,有次我在一中走 ,赶上放学,我半个小时没走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7 03:00 , Processed in 0.45602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