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06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西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 出土珍贵文物300余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13 16:53: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透露,当地发现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一个湮没千年的周代封国由此重见天日。



此次发现的刘家洼墓地位于陕西澄城县境内。因被盗扰,考古人员对该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56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






专家表示,两座大墓规模宏大,颇有王者之势。就墓室大小而言,比同时期同类形制的曲沃晋侯墓、韩城梁带村芮公墓大得多,仅次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也比在洛阳发现被认为可能是周平王墓的“亚”字型大墓墓室大。据此推断,刘家洼大墓墓主人身份也当为诸侯国国君与夫人级别。其余墓葬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主人身份相当于卿大夫或士一级贵族。



考古人员已完成19座中小型墓的清理,4座遭到过盗扰。出土铜、金、铁、石、玉、陶、料珠、漆木等材质文物300余件组。青铜器占多数,包括青铜礼器、车马器、兵器三大类。文化风格以周文化为主,也包含少量秦文化因素器物。






此外,出土的1件玉琮形制罕见,制作精、纹饰美,堪称玉器中的精品。还出土了1件五孔陶埙,实属罕见。金器共7件,包括出自大墓盗洞的1件虎形牌饰与2件牛首衔环饰。






出土的螺旋形金耳环是典型的北方民族的器物,它的发现对探讨春秋时期关中与北方之间文化交流、族群互动、交融,提供了新的证据。发现的铜柄铁剑是继三门峡虢国墓地、曲沃晋侯墓地、梁带村芮国墓地之后中原地区又一年代最早的铁器,对探讨中国冶铁的起源提供了新资料。






墓地的年代根据随葬铜器与填土陶片特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为春秋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墓葬形制、葬式、葬俗特点、随葬品文化特征与器用组合现象乃至墓地布局,与同时期典型周系墓葬与墓地相类。
专家初步认定这里是春秋时期某一周系贵族的封国或采邑。该墓地的发现,是关中东部乃至陕西、全国周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也为认识一个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封国或采邑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机遇。(央视记者 李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9 21:36 , Processed in 0.482027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