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325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李龙文化山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9 16:1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48日上午,以祭祀龙母,弘扬李龙文化为主题的2016李龙文化山会,在宋村镇回龙山隆重举行农历三月初二是传说中李龙王母亲的生日。这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群众齐聚回龙山,拜龙母,祈安康。
宋村镇是汉代昌阳古城所在地,也是李龙文化发源地。李龙文化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登学”四大主流文化之一,回龙山已经成为朝觐龙文化,瞻拜李龙母的圣地。
      作为李龙文化的发源地,文登自汉时即有龙文化的记载,明清之际兴起李龙王的民间传说,并迅速在山东、东北、江浙一带传播开来,甚至走向海外。作为“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乡,文登美妙动人的李龙王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李龙王,民间俗称李龙爷、也称秃尾巴老李。山东《一统志》记载“昌阳山,一名巨神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山有巨神龙,自汉已著灵异,建祠山上。”康熙本、雍正本、道光本、光绪本的《文登县志》,都详细地记载了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清代大作家袁枚所著《子不语•秃尾龙》和文登县康熙癸巳举人赛珠的诗作《龙母宫吟》都印证了文登作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发源地的正统性。李龙王文化现象得到封建帝王的高度关注,被列在国家的祭祀大典之中。光绪本《文登县志》中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山东巡抚徐泽醇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亲笔御题、皇家敕封现象在全国的李龙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每年三月初二逛李龙文化山会,到龙母坟祭奠,六月初八“李龙爷的生日”,家家蒸饽饽纪念的风俗,延续至今。
     回龙山山会源自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二,在回龙山都要举行大型山会,传说秃尾巴李龙王和八方民众一起,共同祭拜龙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同时也为家人祈福。据《文登县志》记载,回龙山山会起源于清康熙53年,至今已近300年的历史。
      今年的山会仍由文登人民非常熟悉的,来自东北的思渡大法师主持,这是他自2013年至今的连续第四年主持文登回龙山会。
人们早早上山

等待祭拜

终于轮到了

为龙母献上贡品

为龙母坟上土

据说挂得越高得到的福越多

遥看回龙山会

祭拜龙母仪式的僧团入场

拜龙母仪仗

拜龙母仪式

拜龙母仪式

思渡大法师主持祭拜

向天地撒甘露祈平安

祭龙母

愿龙父、龙母永远保佑人们安居乐业

撒谷,预示五谷丰登

撒甘露预示风调雨顺

祈福祈寿祈平安

一露难求

仪式圆满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2#
发表于 2016-4-9 17:0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师兄拍的真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
发表于 2016-4-9 18:3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师叔拍的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4#
发表于 2016-4-9 19:32: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分到一个大饽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5#
发表于 2016-4-9 20:4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弘虫 发表于 2016-4-9 16:19
4月8日上午,以祭祀龙母,弘扬李龙文化为主题的2016李龙文化山会,在宋村镇回龙山隆重举行。农历三 ...

师父辛苦,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6#
发表于 2016-4-9 22:1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看到师父了 还有大师兄 还看到一起种菜的两位师兄了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7#
发表于 2016-4-9 23:38: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棒,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8#
发表于 2016-4-10 06:46: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师父辛苦啦,师兄们大家都辛苦啦!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9#
发表于 2016-4-10 08:2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看到师傅及师爷心中暖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4 02:59 , Processed in 0.421024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