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1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期收到这样的消息千万不要点!请保持冷静,立即删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6 14:36: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近期,不少家长收到含有个人真实姓名的短信息,误以为来自校方而点击,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警方提醒,类似这样的短信是诈骗信息,家长千万不要点击。xxx家长您好,这是您子女在校第一阶段表现和考试成绩单,敬请关注孩子状况suyangedu.cn/***com/ 请安装查收【校迅通】”



“xxx家长您好,我校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子女在校信息,【校讯通】已全面升级,请安装查阅t.cn/***bVbi。



    “xx家长你好,以下是你孩子开学分班详情及身体检查报告,请你及时查看,t.cn/xxxx”。【校讯通】很多家长尤其是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接到这样的短信,手就不由自主点了。这一点,可能就坏事了。 不法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发送带有链接的诈骗短信,一旦点击链接进入后,手机即被植入木马程序,存在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警方提醒,此类冒充校讯通的短信是诈骗信息,家长千万不要点击。据警方分析,由于此类短信以“校讯通”落款,且含有事主真实姓名,会令家长以为是校方发来的信息,便毫无防备点击短信中的陌生链接,进而可能掉进不法分子预设的圈套。据介绍,此类电信诈骗中,不法分子会使用陌生手机号(一般是外地手机号码)向事主发送短信,冒充“校讯通”、小孩学校班主任等以提供小孩成绩单或体检报告等为由,随后附上预设的网页链接诱骗事主点击,事主点进去后会自动在手机下载不法分子预先制作好的apk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通过该“木马APP”,不法分子便能盗取事主手机内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继而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进一步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 案例:近日,事主王先生(化名)手机收到一条“学校”发来的孩子的体检报告短信,王先生点开短信内的陌生网页链接后打不开内容,而是按提示下载了一个名为“ndkpn.com”的手机APP软件,他当时并未发现异常。次日中午,王先生收到银行交易短信,短信提示其银行卡有两笔资金消费,损失合计8000元。据了解,王先生的手机就是在点击上述链接后,自动安装了这类“手机木马APP”导致资金被盗刷的。 警方提醒:涉及汇款须谨慎,陌生链接不打开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各位家长:当接收到自称小孩学校尤其是“班主任”、“校讯通”发来短信并带有网页链接的,应提防钓鱼网站,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手机APP软件,并请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凡接到有人称子女受伤需接受治疗,或以各种借口要求家长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的电话,基本可判定为诈骗电话!如有疑惑,家长应向学校、医院和亲友多方核实,切勿轻易向陌生人账户汇款转账。如发现被骗,请马上拨打110电话报警。收到孩子的成绩单点击下载链接被转走近5万浙江的黄女士就收到过这样的短信,黄女士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但孩子的姓名是对的。 黄女士没有多想,就点了链接,点进去跳出一个空白网页,提醒下载。黄女士点击下载之后,页面提醒黄女士,已经下载完成,但当时黄女士看像什么都没有下载下来。 黄女士觉得莫名其妙,也没当回事。之后几天,黄女士的手机就没有收到一条短信过。 黄女士有点纳闷,一查银行卡余额,脸都白了。 她打印了银行卡交易明细,发现自己的农业银行卡从接到那条短信后开始,通过消费、支付、转账等方式,分18笔转走了49320.35元,工商银行卡分8笔被消费,转账了1392元。而黄女士的两张银行卡都是与手机绑定的。同样遭遇的还有杭州的蔡女士。3月15日,蔡女士收到一条短信,让她安装“校讯通”,她就点开链接安装了,安装好后,还激活了软件。这之后,她手机就收到银行扣款495元的短信,她打银行客服,客服说她确实有一笔495元的消费,蔡女士马上挂失止损。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办案民警说,骗子通过大人关心孩子的心理,引诱点击链接后自动安装他们事先制作好的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


    通过该“木马APP”,不法分子便能盗取事主手机内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进一步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


    骗子也会利用新闻热点已有地方现利用问题疫苗事件诈骗



    骗子们也很会利用新闻热点,比如问题疫苗事件还在调查,他们就开始行动了。3月25日,方女士就接到电话,说她小孩有一笔1600元的疫苗补助可以领,让她拨打一个电话领钱。方女士被对方一通忽悠,损失1022元。 还有更厉害的:因你的孩子在我院注射了问题疫苗,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对此我院深表歉意。为了你孩子健康,我们现决定为你孩子重新注射,并对你进行10万元的经济赔偿,同时赠送你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请点击下面网址进行登记……“可以说骗子准确捕捉了家长心理,家长看到这样的短信,先是受问题疫苗影响,往往一惊,担心再加上这么大的数额,也会点进去看”。民警说,随后骗子要么忽悠家长转账,要么诱骗家长点击网址下载木马程序。 骗子行骗时,可以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小孩接种疫苗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加上受害人不了解国家利民惠民政策,往往对此深信不疑,防范心也会降低。辅导班兴趣班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个人信息泄露



    今年以来,警方接到的通讯诈骗案件报警中,针对家长诈骗的手段还有不少,有不少家长上当。 3月21日,柳先生接到女儿“体育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摔了,头颅重伤,被送到了市一医院,有生命危险,需要支付5万元押金。柳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给对方提供的账号2500元。随后柳先生给女儿班主任打电话才发现事情真相。 3月22日,杭州徐先生接到老婆电话,说女儿出事了在医院要做手术,赶紧汇手术费过去。徐先生让亲戚帮忙用银行帐户汇到对方的帐户5万元。打好钱,一确认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同一天,曹先生也遇到了这么一出,打电话的“王老师”说他儿子楼梯摔伤,被送到市一医院抢救了,让他赶紧汇5万元过去,他汇了4.1万元后去医院找儿子,才发现被骗了。民警说,学校门口常会有摆摊送小礼品的活动,孩子和家长的信息很容易就流转到骗子手里。 在家长核实情况的时候,常会出现孩子和老师电话打不通的情况。“有的骗子在行骗时,会给孩子打电话,诱骗他们先关掉手机,或者不断给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打不通老师。 民警说,就算孩子真的受伤了,学校会通知家长去医院而不是先让家长先汇钱。在去医院的路上,也可以打电话多问几个老师核实下。 此外,网上晒娃,各种来路不明的辅导班、兴趣班是都骗子套取孩子信息的渠道,“填表格时如果要填具体哪个班级哪个老师就要留意了。”这些短信很可能是骗子!直接删除!



骗子花样不断更新,总之,大家收到可疑信息,尽量先核实!看到不明链接,谨慎点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6-4-7 15:45:23
文登之窗这种贴子可以多些,再多些!赞,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4 17:35 , Processed in 0.435025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