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51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登中心医院“冬病夏治”受热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0 16:4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今年什么时候开始贴三伏贴啊?”“我家亲戚得哮喘好多年了,能不能贴三伏贴呢?”……近期,我院康复医学科的咨询电话不断,虽然距离7月13日入伏还有半个月,但很多市民已经开始为贴“三伏贴”做准备了。


    作为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三伏贴”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热捧呢?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振奋人体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
    1.患者为阳虚体质,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贴便是在三伏天实现“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等理论,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2015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头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日
    加强:8月2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自7月13日起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敷贴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及成人咳喘病、支气管炎、鼻炎、咽炎等冬季疾病、寒性胃溃疡、痛经、体虚感冒、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和3岁以下的幼儿均不适合贴“三伏贴”。


    此外,康复医学科引进了“雷火灸”治疗技术,此技术全年可开展,但在夏季进行效果尤其显著。雷火灸采用沉香、穿山甲、干姜、菌陈、木香等纯中药配方,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 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与普通温和灸相比,雷火灸燃烧中心温度高,是普通灸条燃烧温度的两到三倍,具有火力更强,渗透力更强,见效速度更快的优点,在下列八大系列疾病有明显效果。


    眼科:近视、散光、弱视、白内障、干眼症、急慢性角膜炎、眼手术后康复保健等
    鼻疾病: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等
    咽喉疾病:急慢性咽喉炎等
    耳疾病:耳鸣、耳聋、老年性耳鸣、老年性耳聋、中耳炎等
    痛症病: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部痛、骨质增生、中风偏瘫等
    肥胖症:腰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及各种肥胖症、产后收腹等
    妇科疾病:痛经、输卵管炎、输卵管堵塞、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男科疾病:阳萎、早泄、前列腺肥大等。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根据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配合传统的雷火灸治疗方式,通过“治未病”,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咨询电话0631-847506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15 10:40:31
广告打倒这里来了?污染这片还算净的地方。只要中心医院能把那些高昂的非治疗必须的收费项目减少那肯定还是选择大医院,可是同样的疾病别处治疗100就能痊愈,中心医院需要住院还得花2000块那样患者也不会选择的。拿钱的想喷就喷,我经历过家人明明是甲亢,可是该院某医生却让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的事。谁要是不信可留言我详细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17 08:04:42
即使完全不懂医学,也能判断“三伏贴”不可信
我们且不去谈何为“阳气”、“寒气”,也不谈“三伏贴”缺乏最基本的对照组实验,更不谈很多自限性疾病(不治也能痊愈)的安慰剂效应。就假设一个人什么医学知识都不具备,他(她)也不该被“三伏贴”忽悠。

有著名科普作家提出了三点疑问,这三个疑问不涉及高深的专业知识。第一,贴在皮肤上的药物能不能进入身体?第二,即使药物能够通过皮肤进入身体,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第三,即使达到所需的药物浓度,能跨越几个月,治疗冬天易发作的疾病?


要相信有良知的医生的说法即便你对这三个问题全部回答“是”,请再看下面两个疑问。1,一种药,既能治哮喘,又能治过敏性鼻炎,还能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三种病都属于很难治愈的慢性病),这是一种怎样的神药啊,为什么还不去申请盖伦奖(医药界的诺贝尔奖)呢?

2,“三伏贴”是一种季节性疗法,对敷贴时间有严格限制。要在每伏第一天(初伏、中伏、末伏的首日)使用,否则就会“影响疗效”。这实在让人费解——治疗几个月之后“冬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17 08:05:46
“三伏贴”的药物构成,让人不寒而栗
前文谈了“三伏贴”无用(保守点说“没被证明有用”),但如果按中医宣称的机制,它不仅仅是寻常的无用,而是需警惕的有害。

在“三伏贴”用来敷贴的药物中,以白芥子、甘遂、细辛为主。甘遂,有毒。在国家食药监总局2013年出台的一份通知中,列出了28味有毒的中药材,其中就包括甘遂。而南京中医院一位专家的回应是“是药三分毒,这个并不奇怪。”

细辛,马兜铃科的植物,有毒,可导致肾衰竭。前段时间,《大象公会》揭露了风行一时的凉茶会导致肾衰竭的事实,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商家在这些不同品牌的凉茶中,掺入了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中国台湾有一个研究,大概三分之一的台湾人都吃过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其结果是百分之十几的台湾人,得了慢性的肾病。而台湾,成了世界洗肾之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17 09:06:03
中心医院的医德实在是不敢恭维!三句两句打发一个病号,一点小病,几乎所有仪器做遍,同样品种、厂家的药价比药店翻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6#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17 10:29:50
市民根据病情不同,每伏贴1至3次,三伏一共需要贴3至9次。专家介绍,贴敷每年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
  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即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意味着在中伏第11到20天这10天当中需要增加1至3次治疗。按照市发改委批准的“冬病夏治”贴敷价格,全市统一价为每人每次30元。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疗法,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但效果究竟如何,还缺乏大样本量的调查数据。市中医局将对社区贴敷居民的病例进行疗效跟踪,并作评价,拟用3到5年时间,更加确切掌握“三伏贴”的适应症和疗效。
  2015北京三伏贴价格:每人每次30元(全市统一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7#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08:43:36
吹牛逼不用上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10:35:29
治人可以被治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0:36:14
为楼上老师点 赞为什么去年收每人每次壹佰,这是不是乱收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0#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0:37:26
为楼上老师点 赞为什么去年收每人每次壹佰,这是不是乱收费太  暴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0:47:26
去年我治疗一次壹佰一点改变没有,今年是三十是真的吗,如果是  真的,那岂不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0:51:44
去年每次壹佰,今年三十,岂不可笑,我用皮肤都烂了,一点没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0:54:27
对我个人来说没有一点用,不代表別人没有用,因人而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22:11:29
文登中心医院,呵呵,不敢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7-26 18:36:06
现在可以到威海市里或者404哪家都比中心上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5 05:05 , Processed in 0.465027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