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3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女棕 棕衣秀 或许真该感谢他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5 13: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近日,长沙某餐饮企业举行的“粽衣女体盛”推广活动,引来网友愤怒声一片。然而,该企业在声明中称,活动是“本着推广民族传统文化的宗旨、弘扬屈原爱国思想的出发点,用创新的手法对端午传统美食‘粽子’进行时尚演绎”。
  笔者很难理解,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屈原爱国思想,与“粽衣女体盛”能扯上什么关系。企业的真实目的不过在于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借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罢了。说穿了,这样的推广活动其实就是一场蹩脚的作秀。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或许还要感谢“粽衣女体盛”,至少它能引起大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现而今,许多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已被人们所遗弃,被简化,若有若无地存在着。就拿端午节包粽子来说吧。笔者的同事和朋友是这样回答的:“还要加班,没时间包粽子”、“不会包粽子,买来吃就完事了”、“不知道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还要做些什么”……是呀,仔细想一想,除了粽子外,我们还关注端午什么呢?
要感谢“粽衣女体盛”的原因还在于,透过这场蹩脚的作秀,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人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反思。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忘记,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情人节、圣诞节互赠礼物,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原本产生于民间的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一些节俗已不再见于民间。这么一来,我们就该反思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了。我们到底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而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还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淡漠了历史尊严与文化的情怀?文化本身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的纽带,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甚至一生的传统,在现代商业文明的长驱直入中走向消亡。要感谢“粽衣女体盛”的原因更在于,或许正是这种让大众难以接受的视觉冲击,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切身感到自身的不足,并身体力行地补上传统节日的文化课。我们应该依靠传统方式让传统节日复活,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并且记住我们自己的节日。好好利用端午3天假,在补果中迎接端午吧:多实践,哪怕动手包一个粽子;多教孩子一些传统知识,哪怕只是粽子的来历;多在节日和家人聚聚,哪怕只是端午节的一顿晚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7 23:27 , Processed in 0.42302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