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灿 通讯员 宋菲)今年以来,“枫桥式派出所”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天福派出所的北山社区警务室,坚持精准警务打造精致社区目标,聚焦防治、联治、智治三措并举,全力提升警务共同体综合治理效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坚持防治为先,全力筑牢共治屏障。网治固基,根据小区位置、街道走向、商铺数量等,划分2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民警每天访查1至2个网格,与网格员同查同管,看民风,听民意,拿对策,出真招,研判形势,厘清思路,列出清单,绘制治安状况走势图,用坚实的铁脚板踏出社区稳定度。三年来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群治增效,建立由企业、商铺、特种行业以及校园、养犬、小区居民参加的微信工作群25个,充分发挥群内成员的蝴蝶效应,鼓励多进群,衔接辐射带动,层层转加各行业领域群,逐渐扩大群治的延展面,推动精确实战警务依群增效。截至目前,收集信息线索200余条,发布预警预防100余次。法治提质,让社区干部、企校负责人和小区群众、网格员等广泛关注“北山警务在线”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窗口平台和“于警官法制讲堂”栏目,实行线上讲法、课堂授法,将枯燥的法律简明化、难啃的条文通俗化,进一步夯实群众知法用法守法的根基。截至目前,在线开讲47课,发布预防预警91期,受教育群众达10000余人次。 坚持联治为本,全力夯实共建基础。源头释法,邀请司法所、社会公益组织和律师协会人员分批进驻警务室,采取当面解答或电话回复的方式,优先化解非警情纠纷和邻里日常矛盾,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制意识。今年以来,开展到企业学校、小区普法宣传11场次,排查化解非警情矛盾纠纷152起,解答群众日常矛盾纠纷法律需求200余人次。爱心调解,整合充实网格员、社区村居干部和行业企业负责人等社会调处力量40余人,协助调解简单矛盾纠纷,保证小纠纷小诉求跑不出网格;建起“党员老干部夫妻调解室”,聘请2对党员老干部夫妻作为调解员,重点参与调解复杂矛盾纠纷,实现小案件小矛盾走不出社区。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7起,收获锦旗2面。融合治理,推行社区“治安合伙人”共治共建,通过媒体、电视和网络、进社区等滚动宣传,积极营造宜居幸福人人建、和平环境人人享的平安氛围;抓牢27名网格员示范引领作用,进社区,到网格,督导企(事)业、校园、医院等充实完善治安保卫力量130余人;建立由34人组建的“老干部夕阳红义务巡逻队”,早中晚抽出1小时在网格内巡逻守望、沿街访查,关注重点人员、困难人群、敏感事项等,及时发现上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稳定问题。截至目前,协助发放安全防范宣传材料800余份,第七次人口普查提供信息1000余条,沿街上门提醒关门上锁万余次。 坚持智治为根,全力提升共享成果。创建“房东协会”, 建立“房东协会”管理平台,将所有租房户全部纳入其中,经检查入会所租房屋的安全、消防和卫生达标后,在门外张贴出租房登记号牌,房主可扫描出租房登记号牌下的“二维码”进入该系统,登录后根据页面显示内容,填写房屋大小、结构、位置、联系方式以及出租价格等,社区民警后台审核后,即可上线出租经营,改变以往被动管理向主动规范提升。截至目前,参加房东协会187人。服务群众“便民宝”,便民宝是打印便民条巴掌大的微型打印机,通过手机蓝牙与其连接使用,手机内存量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便民宝可放在包里或口袋中,使用前先将安全防范常识以及消防、防诈防盗等宣传材料编存于手机内,当民警走访群众时便于根据其所需所求,从手机中精选所存宣传材料,然后利用手机蓝牙连接便民宝,打印出所选定的法律知识便民条现场交给群众,群众可当场学习借鉴,“便民宝+便民条”宣传形式,质量高,内容实,形象直观,立竿见影。目前,通过走访、服务和检查等打印小小便民条1000余张。推行全社区“可视化”,将辖区“一标三实”信息制作成社区实景挂图,对社区信息实行全图化可视化管理,通过实景挂图全面展示出本社区的范围、大小、人口数量以及人、事、地、物等基础治安管控要素,标出社区的街道、房屋及重要设施等关键目标,社区民警根据实图实景,聚集警格+网格+基础治安要素精准管理模式,标明家庭住房、闲置房、出租房实时状态,标明重点人员、关键目标、重要设施等现实状况,紧盯目标状态,紧贴精准问效,真正实现了一图在手、实态尽览、源头全控的治理目标。截至目前,管控网吧1家、旅馆5家、足疗店3家和重点单位4家、重点人员67人,走出了一条精准、精细、精致社区治理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