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七里汤中学在教学楼的走廊增加洗手池。 本报记者 丁青珂 通讯员 孙会杰 定时通风、错时大课间、错时就餐、分流标线……近日,我区各中小学校科学研判、周密谋划,健全完善各项预案措施,全力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绝对安全。3月6日,区教体局联合区疾控中心对我区文昌中学、文登二中、实验中学、七里汤中学四所学校进行检查并指导。 体温检测用上“高科技” 校园属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因此入校的第一关显得尤为重要,防控工作必须落实落细。 文昌中学在学校入口设置了一台红外成像体温筛查仪,进入检测区,人的体温可以迅速、直观地显示在显示屏上,如果体温高于指定温度,仪器会立刻报警。该仪器可同时对多人体温进行精准测量,方便进出校园的师生正常通行。 据了解,红外成像体温筛查仪优势在于可以分区域,一次可以测3-6个区域,在学生流量很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学生快速进校,减少多人持体温枪检测。同时,文昌中学还在校园门口划分了检测区域,防止入校学生聚集。 目前,我区多所学校引入自动红外体温检测设备,与此前常规测温工具相比,这套系统具有“无接触式、高精度体温筛查、异常体温预警”的体温监测筛查特点,大大提升了学生进入校门体温检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校内通道划出“标准线” 一进入文登二中,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道路被划分成7排通道,左右相邻标线之间的间距超过1米,前后标线距离同样在1米以上。“在开学前,我们会让老师进行模拟演习,拍成视频,在网上给学生培训,告知学生标线如何使用。开学第一天,我们也准备对学生进行实地培训,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有序。”文登二中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实验中学门口也划了各种各样显眼的黄色标线,广播里循环播放着防控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在校门口的东西区域各设置了100米的缓冲区,校门口设置了8个检测点和2个家长等待区、1个学生等待区,每个检测区域都设置了清晰的标线,对学生入校加以引导,在东西缓冲区域每隔15米设置一个执勤点,避免出现人员聚集。”实验中学副校长周清波说。 据了解,为确保师生顺利返校,区教体局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制定了“两案八制”,并细化为53条具体措施,每项工作都设计了详细流程图,对操作标准、师生行为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责任具体到人。对校门口、宿舍、餐厅、厕所等重点区域,综合人员流动使用情况划定了路线,做到不拥挤、不走回头路、不走碰头路,最大程度降低接触传染风险。 校园处处可见“提醒语” 在七里汤中学,记者发现,教学楼门前、厕所前都分别增加了十几个水龙头,同时在教学楼走廊增加了洗手处并在墙面上贴着“七步洗手法”,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学生在餐前餐后、去洗手间后也会被要求严格按照科学手段洗手消毒,校园各洗手池旁将配备洗手液、香皂等。在洗手池附近划有一米距离标线,提醒学生们保持距离。教学楼门前还设置了多个废弃口罩专用桶,严防废弃口罩外流。 “标语文化”在我区中小学校也随处可见。在文登二中的教学楼的楼梯上,每隔约1米远的台阶,就贴有“戴口罩、防传染,分开走、一米远”的红色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个人防护。在实验中学门口,从大门口几十米远一直到学校门口,挂着各种警惕聚集的红色条幅。在文昌中学,宿舍楼里墙上、门上都贴着醒目的“早上、中午、晚睡前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 各个学校还严格制定就餐管理。文昌中学在取饭窗口设置了一米标线。七里中学实行错时就餐,学生就餐要拉开餐位距离,实现一桌一人,单向就坐用餐。每张餐桌上都贴着大大的标语“不交谈 不逗留”。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