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花饽饽受追捧。 ![]() “串黄河”表演 ![]() 优雅的旗袍表演。 ![]() 欢快的腰鼓敲起来。 ![]() 这个地瓜干真甜! ![]() 特色农产品受欢迎。 ![]() “山泰”桃受欢迎。 本报记者 刘 凡 9月22日,一场农业与农民的盛会——2019威海“我的丰收我的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山泰生态园开幕。 走进初秋的山泰生态园,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停车场停满了车辆,舞台布置恢弘大气,高清大屏循环播放丰收节相关的宣传片,舞台周边堆满了白菜、南瓜、苹果、辣椒等,无一不彰显着丰收的景象。 本次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主办,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协办,现场划分多个区域,展现了我区“三农”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下午2点,活动在大型民俗艺术表演——串黄河中拉开序幕,打头阵的是舞龙队伍,随后是秧歌队、舞扇子、跑旱船、耍毛驴、耍狮子,男女老少们载歌载舞,串阵队伍顺着黄河阵,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屈曲回环,满场人流不息,又互不妨碍,气氛热烈,规模宏大,引人入胜。 游客于霄雁说,听说今年丰收节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串黄河表演,特别期待,今天是第一次看,感到特别震撼,比想象中的还要精彩很多,祝愿农民伯伯们每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后,文艺演出正式开始,歌伴舞《丰收》、独唱《红旗飘飘》、大合唱《爱我中华》等节目依次上演,异彩纷呈。演员们用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共庆丰收,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展现了新农村丰富的文娱活动和新农民的精神面貌,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台下,来自宋村镇下徐村村民卫海超看得格外认真,她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愿意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家乡独特的魅力,还能促进文登的旅游发展,一举两得。” 走进农产品体验区,香气弥漫,寻味而去,发现工作人员别出心裁地搭起一口大锅,满满煮了一锅花生和地瓜,免费分发给游客,引来众人围观、品尝。 记者看到,农产品体验区内有大约30个摊位展出了本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有勾勾吉果品合作社的黄桃、东旭西洋参有限公司的西洋参、运恒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果蔬……整个丰收节展示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种达到近百个,而且几乎样样有包装、个个有品牌,各式各样的“当家货”让人目不暇接,无一不展示着丰收的成果。参展商们热情十足,让游客品尝丰收的果实,分享丰收的喜悦。 “薯西施”于佳平的微信朋友圈全是丰收节的动态。“暂时缺货”“需要提前预约”“欢迎大渠道对接”一句句简短留言成了特色农产品畅销丰收节的最好注脚。“今天来参加丰收节,本来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展示我们的产品,没想到一下午就收到了不少订单。没白来,真应该多备点货!”于佳平喜滋滋地说。 丰收的喜悦荡漾在农民们一张张笑脸上。来自界石镇的村民刘新礼说:“没想到我们农民也有自己的节日,丰收节让更多人认识了我们,更多人能分享到我们的劳动成果,很开心!今天我还带着孙子来了,想借着这次活动,给小孩子介绍介绍这些粮食,让他们也知道农民的辛苦,知道碗里的饭来得并不容易。” 春华秋实结硕果,五谷丰登归满仓。如今,我区农业发展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迈入“大产业”,广袤的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甜。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