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于群荟 通讯员 杨 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与保障。 慈家滩村曾是泽库镇的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矛盾比较突出,村级各项事务几乎停滞。为改变这一现状,慈家滩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村“两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明确村委会各项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逐步将村干部紧密团结起来,打造出一支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班子集体。 日前,记者随车来到慈家滩村,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排水渠,生机盎然的绿化树,寓意深刻的文化墙,一股清新气息迎面扑来。 慈家滩村位于泽库镇与侯家镇的交界处,共600多户,1480人,其中党员83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滩涂出租、土地租赁等。 近年来,慈家滩村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作为奋斗目标,逐步走出了一条促发展、抓稳定、构和谐的路子,实现了村级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016年,泽库镇引进泽垠万亩猕猴桃园项目,由山东泽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1500亩猕猴桃种植园。 “该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泽库镇,主要是这里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土质肥沃疏松、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猕猴桃大规模栽植和生长。”山东泽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负责人马永光介绍说,他们栽植的猕猴桃苗是自己公司研发培育的“猕圣”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果实糖分高、易储存等优点。猕猴桃苗当年栽植当年即可结果,四五年后可达到盛果期。 “泽垠”绿色生态有机果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也由山东泽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泽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改良调节土壤、猕猴桃苗木种植管理以及深加工的专业公司。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主要是以打造绿色种植、休闲采摘、精深加工、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泽垠”与其他的猕猴桃相比较,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更香甜可口。糖分是普通猕猴桃的1-2倍,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对降血糖也有很好的作用。 “猕猴桃果仁油出油率达28%以上,因此还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预防癌变、改善心血管疾病、提高脑神经功能等药理作用。另外,猕猴桃的化学成分相似均为三萜类等化合物,其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抗肿瘤,保肝方面都有很好的功效。由于‘泽垠’果的这种独特功效,因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马永光说。 自2016年以来,泽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流转土地2000亩,修生产道路1.9万余米、开荒造田整地600余亩、新挖修建池塘5个计70余亩,深挖80公分整平土地1600多亩,搬运土方27万立方米,挖排水沟37000多米。其中猕猴桃已栽种1600亩,水泥架杆、拉铁丝架、水肥一体化滴灌、全方位监控及其他配套设施已基本就绪。办公楼、科研中心、仓库及6000平方米的恒温冷藏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并对5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疏通。大约用5-6年的时间,把130亩集包装、酿造、榨汁等深加工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生产加工基地建成。 “我们从农户手中流转400多亩土地,农户手中的地是一块一块的,村成片流转后,加上原来荒废的草夼水沟小路,整合之后连片流转给山东泽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猕猴桃,共700亩,这样中间差价200余亩就算成村集体收入,每年为村里赚取租金16万元。”慈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曲洪郁对记者说。 慈家滩村还流转380亩土地给山东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综合型芦荟产业实体和果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种植、生产的芦荟原料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饮食、美容、药用、化工等领域。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慈家滩村党支部不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使命,充分发挥集体属性,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为了解决村里闲置劳动力问题,村里为百姓联系猕猴桃种植、芦荟种植加工等工作,每人年收入可增加2万多元。 “以前我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半载也回不来。现在在村里干活很方便,一个月能挣两千一二百元,年收入3万元左右。”说起自己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人,慈家滩村的慈福国笑得尤其畅快,“村里兴建这样的企业,让村里部分劳动力一举两得,太好了,大家都很高兴。” 近年来,慈家滩村致力于改善办公环境。原来村里没有活动室、会议室,只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什么活动也开展不起来。村里投资2万余元,修整娱乐室,购买文体设备,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里有100多人的秧歌队,在重大节庆日,元宵节活报表演等活动中都是镇上的主力。 “2012年,村里修建了办公楼,村里有了会议室、图书室、妇女儿童之家、老年活动室和卫生室,妇女和老人在闲暇的时候还可以来娱乐娱乐,看看书、下下棋,挺好的。”曲洪郁对记者说。 2011年换届之后,慈家滩村投资30多万元将草夼荒滩重新挖掘整治成池塘,对外出租,用于养殖海参、虾等海产品,年收入近70万元。这些钱一分不少的交给了村里,分分花在了老百姓的身上。 慈家滩村70多岁的党支部书记曲洪郁有40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村干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农村干部首先得讲政治,党要求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要爱护村民,对村民说实话、办实事,同时也要讲求艺术和方法。只要跟老百姓一条心,为大多数人着想,大伙儿就会信任、支持咱。”曲洪郁说,慈家滩村经济收入这几年在110万元左右,村民各种福利待遇发放需要100多万元,村里计划充分利用180亩绿化苗木发展林下马猴养殖,新上西洋参种植项目,增加集体经济增长点,增强百姓的幸福感。 |
|
||||||||
|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
鲁icp备0907492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