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检验检疫局严打伪造原产地证书违法行为
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28日电(记者张旭东)今年以来,山东检验检疫局采取抓源头、斩利链、打窝点等多项有力措施,从根本上有效打击遏制了伪造原产地证书违法行为。今年前10月,共收到国外海关退证查询函373份,涉及原产地证书454份,核查发现伪造原产地证书5份,伪造证书所占的比例为1.1%,伪造证书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9份,伪造证书所占比例同比下降16.78个百分点。 据介绍,山东检验检疫局制定出台了《原产地签证管理工作规范》《检验检疫签证印章管理工作规范》《空白证单管理工作规范》等多项制度,从入库、调拨、领用、使用、核销、作废等关键环节加强空白原产地证书和签证印章管理,有效防范空白证书和印章流失。重点完善空白原产地证书核销制度,加强对企业空白原产地证书管理的监督抽查,要求企业建立空白原产地证书使用档案,企业二次申领空白原产地证书时,实行“领新核旧”,确保每一份空白原产地证书的使用信息可追溯,遏制企业乱用、冒用和买卖空白原产地证书等不法行为,严把原产地证书“源头”关。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内查外排过程中发现,使用伪造原产地证书的不法企业多为法律意识淡薄的中小企业,大多不了解原产地证书签证规定和办事程序,对申领原产地证书存在畏难情绪。为此,山东检验检疫局一方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并通过举案说法等直观方式,宣传假冒原产地证书的危害,强化企业法律意识,并鼓励企业主动举报伪造证书制售窝点;另一方面,对内提升原产地签证便利化水平,建立以分类管理、自动审签、风险预警为核心的原产地证自动审签和全过程监管新模式,将签证时限缩短至半个工作日。此外,在县市一级新增多个签证点,逐步形成以沿海开放城市为中心点,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辐射蓝黄两大经济区的“一小时”多点签证圈。
面对日益猖獗的伪造原产地证书违法行为,山东检验检疫局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对非法伪造、骗取、买卖原产地证书等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以来,共查获伪造原产地证书62份,打掉伪造原产地证书窝点1个,处罚买卖、使用伪造原产地证书的不法企业10家。今年5月,首次将涉嫌伪造原产地证书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原产地证书违法行为。(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