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对于你家孩子接种的疫苗是否留意过
最近山东问题疫苗持续发酵,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有在最近几年给孩子打过疫苗的父母,是否留意孩子的疫苗是否安全,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否打过区长热线或者上网咨询区长信箱,为了孩子身体健康,为了让做父母的有个安全感,请大家来讨论一下,互相交流。 我家孩子在宋村乡镇医院打了流感疫苗,照样感冒发烧,收费158.8元,打了肺炎疫苗,肺炎疫苗收费219元,发烧照样引起肺炎,在文登中心医院就诊康复,花了不少钱。看新闻有负责人说乡镇医院目前缺乏监管,作为父母真害怕孩子打的是问题疫苗。 为了孩子,大家来讨论 山东问题疫苗这麽严重,难道威海地区,文登地区没有问题疫苗吗?但愿没有,让年轻的父母吃个定心丸。 是呀,太可怕了专家说不要紧但不敢打了
大脸猫张 发表于 2016-3-24 12:34
山东问题疫苗这麽严重,难道威海地区,文登地区没有问题疫苗吗?但愿没有,让年轻的父母吃个定心丸。
专家说不要紧,但很害怕
"山东问题疫苗”的疫苗是否到过威海?到过文登?到过文登那家医院?涉案人员多年从事非法经营问题疫苗,那么,涉案人员是否向威海地区销售过问题疫苗??相关部门怎样查证??“问题疫苗”是无效的药,一句话就是,打了也白打。 文登各医院进(购)没进(购)问题疫苗,建议:有关部门(纪检、检察、食药监管、公安、物价、工商、商务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查一下各医院疫苗的进货链、进货渠道,同时,同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大脸猫张 发表于 2016-3-24 12:29
我家孩子在宋村乡镇医院打了流感疫苗,照样感冒发烧,收费158.8元,打了肺炎疫苗,肺炎疫苗收费219元,发烧 ...
引起感冒和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只针对特定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流感或肺炎有预防作用,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感冒和肺炎 游客 27.208.15.x 发表于 2016-3-28 16:20
引起感冒和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只针对特定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流感或肺炎有预防作用 ...
谢谢,这位楼主。
我们都是到妇幼接种的,新闻不是说有毒疫苗主要流向边远农村吗?正规的大医院应该没问题吧?只能这样想了,还能不接种吗? 国务院成立的“问题疫苗”联合调查组,昨天已开赴到山东,开始了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问题疫苗的医院开展调查,请关注。 目前出现过的“不合格疫苗”主要包含以下4种情况:
假疫苗。也称“毒疫苗”,属于生产环节中的假冒伪劣产品。王月丹告诉记者,假疫苗分两种,用类似成分冒充疫苗成分的性质最恶劣,对健康可能有毒副作用。还有一种是质量不合格,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相当于注射了相应病原体,也很危险。不过,由于监管措施严格,近些年假疫苗的问题很少见。
效价不足疫苗。简单说就是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或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抗原的使用量,导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不足,不能让接种者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效果打了折扣。此前,大连金港安迪、江苏延申、河北福尔均被报道过所生产疫苗存在效价不足的问题。
超温失效疫苗。没有严格按照疫苗存储要求保存,最大问题就是失效,即打了白打。疫苗对温度敏感,过高或过低都有影响。从出厂到接种要经历流通、运输和储存多个环节,全程冷链格外重要。任何一个冷链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超温失效。王月丹说,这个问题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尤其在非洲,半数人因此无法注射疫苗。
过期或临期疫苗。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非法经销商为了利益倒买倒卖临期疫苗。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琤琤表示,疫苗采购流程非常严格,一年内即将过期的疫苗不能购入,半年内的临期疫苗必须原路退回。由于流通问题,一些偏远地区存在部分疫苗过期现象。2015年4月,《生命时报》记者在青海省互助县某乡镇卫生院看到,储存的部分疫苗已经过期,但未被当成医疗垃圾处理。负责人表示,上级机构会按比例向下级派送应时疫苗,但有时会多发,与村里人口不符,再加上农忙时期很多村民未能及时前来接种,导致部分疫苗过期闲置。
疫苗在经营、流通等方面存在漏洞
此次问题疫苗案时间跨度长达5年,疫苗数量、波及省市众多。疫苗在经营、流通等方面到底有哪些漏洞?
在某市食药监系统工作的郑亚(化名)告诉记者,疫苗经营企业都要经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保证冷链存储运输,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辅助管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经营企业、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等购买疫苗时,必须查看对方的疫苗经营资质、疫苗检验报告等内容,并保存至疫苗有效期后两年备查。运输中,冷藏车必须有在途温度监测;疫苗到达时,双方要做好温度交接记录;存储冷库也要有24小时动态监测。在如此严格的制度背后,问题疫苗却被卖到20余个省份。“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违法违规的不仅是庞某等两人,上游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下游的疫苗购买单位如疾控中心、接种单位等都有问题。”郑亚说。
在流通环节中,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某些疫苗销售人员为了牟利,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把疫苗卖出去,其中不乏没有资质的个人;也不排除有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人员为牟取私利购买非法疫苗。这暴露出疫苗经营资质审核不严的问题。
在监管环节中,相关部门对疫苗流通及销售监管不力。早在2006年,我国就通过在外包装盒上赋码对疫苗进行电子监管,将生产、经销、使用企业等信息录入系统。这张疫苗“身份证”可追踪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打击非法经营的不合规疫苗,还可在出问题后进行有效召回,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但就目前来看,涉事疫苗的最终流向还无法追踪到,这说明,电子监管码并没有被有效利用。
在疫苗管理方面,郑亚说,在其所在的城市,食药监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大体分两类:一是GSP认证检查,每两年一跟踪,每五年一更新,都会全面彻底检查;二是日常监管,大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每年查四次左右,小药店、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数量太多,很难达到这个频率。这也可能是导致庞某违法经营疫苗5年才被发现的原因。
疫苗安全重于一般药品,要在每个环节都建立严格的关卡。专家表示,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疫苗经营资质审核工作,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资质管理。其次,要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及流通环节的监管,不定期突击检查,不能总在出了问题后才去解决。再次,一旦发现药品责任事故,不仅要依法严惩涉案人员,还要对监管不力的相关部门进行处罚。第四,严格执行电子监管码制度。各地疾控和接种单位应严格执行疫苗电子监管的相关规定,做好疫苗扫码、出入库等工作,动态监测疫苗出入库、配送、接种等流通使用全过程。最后,中国CDC副主任高福表示,要加强疫苗从业人员的监管和培训,除了准入考试,还应每年定期培训;还可考虑逐渐把部分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进行更严格和规范的管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