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未来 发表于 2014-11-4 15:11:19

老师打学生的是与非

    这几天,看到论坛上老师打学生的帖子很火,而身边的朋友也曾向我诉说关于孩子在某中学被老师打的事情。

    如今社会,老师与学生的矛盾、老师与家长的矛盾„„安静的校园里也时常会起风波,这一场场风波中,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稚嫩的心灵。

    以前是老师打学生打得太狠,现在我们总是强调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一直担心老师体罚学生,于是从各个方面去限制,致使老师连批评学生都不敢了。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我们不能因此就把个别老师的卑劣行为与老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在概念上混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但是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孩子就更为敏感。但这样一个争议话题我们却只能看到一面倒的观点:任何打孩子的行为都是不对的。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对体罚一禁了之,真的对孩子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保护吗? 教师又该怎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教育观呢?

    我希望通过这个话题,引起更多人的理性讨论…

我以為我會暴富 发表于 2014-11-11 11:28:39

胡适先生曾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首先要说清楚一点,在未成年教育领域中,作为教育从业者,暴力教育是无能的表现,暴力教育是社会大众意识形态里的顽疾。「暴力教育」是教育界普遍反对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遵从规则便是。而在社会家庭的案例中,不论使用怎样的「暴力教育」,都会对一个人格暂不完整的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和身心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有不可预估的后果。

1、家法惩戒是可以被其他方式代替的,但绝不是家暴或暴力的变种(直接肢体侵犯侮辱);
2、当一个孩子在犯错后,有显著的悔改表现,此时没有必要使用体罚或暴力,这是一种积极激励的举措。而使用体罚或暴力的措施,会对其个体以及个体的下一代的意识形态产生很深的影响,潜意识里会被认为这种方法是可以被允许甚至是参考使用的。
3、暴力≠体罚,体罚也有不同的体罚,比如戒尺打手心等类似的体罚手段。但戒尺类的体罚是可以被替代的,比如做劳动、扫卫生等相对更积极且不伤害个体的惩戒手段。惩戒需要建立在合法且具有契约性的条框内,在不以侮辱施暴的底线内可以采取其他相对更好的手段。

具体跟大家分享和探讨一下教育方法:
实践性教育
实践性教育是我个人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一件事而产生的落差感和挫败感,让他明白犯错的代价。
虽然有不少人反感芒果的《变形计》,实际上对于我而言是有学习意义的。比如《变形计》中就有很多去暴力化而采用实践性教育的实例,这些是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启发式教育
这种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是鸡汤式教育,而对我来说启发式教育是相对于实践性教育更简单也更可能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优点就是快速有效,但缺点就是效果退散可能很快,不如实践性教育来的刻骨铭心。
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在于「社交」与「心理对弈」,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受教育者的问题根源。比如学生早恋耽误学业,我们就可以以同辈身份去分享自身当年的早恋感受,通过同理心的介入,从而更好的启发开导学生,让他明白早恋的利弊,以及学业的利弊。
启发式教育往往都是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都有很明显的叛逆心理,对你的思想观念有抵触感,不愿接受外界观点。但启发式教育方法恰恰就是通过平等社交来构造沟通桥梁,通过交流来探索问题根源,逐步的消除对方的不信任,直至达到接近信任和彼此信任的状态。信任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最大砝码,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启发式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
好了,如果你问我:“他就是不听我的,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就是暴戾横行,我该怎么办?”

一个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永远都是有原因的。要知道未成年的人格建设和三观成形是有一定的曲线,他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很快,也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倒退,这都是正常现象。

而我们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早期就应该意识到像「早恋」、「厌学」、「叛逆」都是很正常的青春期反应,你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看他们,你当然会觉得这些行为很不对。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在最早期以及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孩子打预防针,比如:
李雷,你怎么最近经常和韩梅一起上下学呀?
孩子可能会害羞,并说没有没有,就正好顺路。那么你们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建设就可以从这个话题展开,融入孩子的校园生活,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
孩子也可能会抵触说:“关你什么事?”如果孩子这样跟你说话,那么一定是在他成长的某一阶段,做父母的没有观察到孩子的变化。比如生活中的作息规律、交友变化、语态变化等。
李雷,你这学期英语成绩有些低啊,妈妈很担心你以后跟我出国游时英语交流成问题。
妈咪,你要带我去国外玩吗?(妈咪:是啊 但你这英语成绩我感觉是无望了)妈咪,你帮我请个家教吧,我现在语法不行,我下学期成绩上来了能不能带我去旅游嘛?
低就低,就算出国我也只去日本。(妈咪:英语是国际语,日本人也会说英语,如果你会英语,我还会考虑带你一起去看东京动漫展)动漫展... 双眼亮了

类似的例子和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开动脑筋举一反。

我相信人类的智慧会胜过一切低级的暴力,这不是理想主义,否则我国外交部也不会经常谴责而不是真的动武。因为我们都清楚暴力的代价是非常惨痛的,甚至会换来你不可预估不可控制的返还暴力。

如果你自幼亲历过学校老师的体罚,如果你亲历过父母家暴的严惩,或许这些暴力行为会有一定概率影响到你,使你屈服的步入人生正轨。但从我们教育经验和案例来看,即便一个孩子因为接受暴力家教而考上大学,甚至是变身为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但他依然逃避不了童年暴力的阴影。

虽然有些人格扭曲的人会认为:“我有如今的成就,都是因为我父亲的那一巴掌”

我不否认一个人的人生会受到一个巴掌的影响,但我们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替这个最低级粗暴的行为。
有朋友会问:我自己就是这种暴力教育方式教育下长大的,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坏的影响,但我知道暴力教育肯定是不对的,所以请教一下
那种成长于暴力教育下,但成长后人格建设并没有受到大碍的类型:这种类型有一大共性,就是性格因素,并且与你父母教育有大的关系,比如施暴人是你父亲,但你母亲或奶奶姥姥爷爷会用更温和的方式教育你,所以你长大后并没有产生过于明显的负面动机。

再比如跟你势不两立的父亲,他突然有一天感悟到做父亲的失败,在你生日的那一天准备了你闹腾很久的礼物。我相信曾经那个痛打你,甚至瞧不上你的父亲,做出如此举动,也多少会感化你吧?


明明我们有很多可以代替暴力的智慧行为,但我们总是偷懒的回避,而选择最简单直接粗暴的暴力。我们总会偷懒,不论是你的工作,还是学习,还是在教育这个重大课题上。

如果你想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先学会放下暴力手段,学会运用你的智慧去解决你身边的疑难杂症。

总会有你认为智慧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我也遇到过(我从不否认这一点),那怎么办?

记得,还有司法,还有比你更专业的人值得你去请教,还有更多渠道值得你去寻找。

一巴掌下去换来的可能是他当下的屈服和顺从,但也可能换来的表面乖巧,而背后酝酿了下一次我该如何对付你的以暴制暴剧情。

能用智慧解决的问题,绝不使用暴力。最后,我给各位家长分享几个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观点:
始终记得人格教育是灵魂,知识教育是骨骼,二者缺一不可。但显然有的家长过分看重补钙,而忽视了灵魂教育。
社会化教育是一个孩子的必经过程,在这个必经之路上父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良性引导,让孩子感受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大多数叛逆的孩子都是因为自我脱离社会感过于严重,所以才有责任感缺失,社会认同过低等问题。包括对于法律与规则的理解,都要去认识。
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尤为重要的,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都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不一样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喜欢上某个老师的课,而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这个课,而是喜欢这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好的老师会成为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学习标杆,效仿对象。
最后一点: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还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每时每刻学习与总结,这样我们才会进步。而不是为了施暴找理由,为什么我们还会沉迷于给暴力更好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理由?

发表于 2014-11-4 15:25:19

新加坡至今不分男女,成年人违反禁令必须鞭刑!这一鞭子打下去,皮开肉绽,请问诸君有何感想?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教师让学生罚跑圈、引体向上、俯卧撑。这属于变相体罚,诸君有何感想?如果限定老师太死,老师为了明哲保身,不再管孩子怎么办呢?吃亏的是谁呢?大家不要一味的钻牛角尖,但凡一个正常教师,学生听话的前提下,绝不可能体罚学生。

路不平人人踩 发表于 2014-11-4 18:17:27

楼上 咱别和新加坡比 行吗那就好比是开个夏利和 人家宝马比我不反对老师打孩子但是有的个 度! 还有 就是 打手 打屁股 但是不能打脸

发表于 2014-11-4 19:09:48

打点比不打强,只要不太重就行。大家了解一下葛家中学,老师不管事,上完课就走,年年中考倒数第一,分数线降20分也没几个考上高中,那样就好嘛

发表于 2014-11-4 19:29:22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老师们看了此文都转了,哈!)
2014-10-14 万全在线

感谢您关注万全在线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点击标题下方的“万全在线”关注我们。


一日正在讲课,一名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觉得影响课堂秩序,不准。结果孩子尿于裤中。家长状告教育局:该老师违反人权,剥夺学生上厕所的权利,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批准。谁知该生在厕所滑倒受伤。家长状告教育局:课堂期间该老师擅自让学生离开课室,导致学生受到伤害,教师未尽到监护义务,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害怕他在厕所滑倒,前往陪护,谁知老师离开课堂期间,大量学生在教室打闹,多人受伤。家长联名状告教育局:该教师上课期间擅离工作岗位,致使多名学生打闹受伤,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于是该老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去厕所。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上课期间不传授学业,工作态度有严重问题,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应严惩。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可以看得出来现在老师们的日子不好过啊?

发表于 2014-11-4 19:54:36

老师   在社会评价中   的确不怎么好    这也许是老师的才华所致

发表于 2014-11-4 20:07:15

路不平人人踩 发表于 2014-11-4 18:17
楼上 咱别和新加坡比 行吗那就好比是开个夏利和 人家宝马比我不反对老师打孩子但是有的个 度! 还 ...

同意!!!!

文登人 发表于 2014-11-4 20:18:08

游客 122.7.224.x 发表于 2014-11-4 15:25
新加坡至今不分男女,成年人违反禁令必须鞭刑!这一鞭子打下去,皮开肉绽,请问诸君有何感想?日本韩国等发 ...

凌迟更管用

发表于 2014-11-4 23:30:46

游客 122.7.224.x 发表于 2014-11-4 15:25
新加坡至今不分男女,成年人违反禁令必须鞭刑!这一鞭子打下去,皮开肉绽,请问诸君有何感想?日本韩国等发 ...

赞同 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要过度溺爱

发表于 2014-11-4 23:49:59

楼上的老师们,你们在干啥?怕群众谴责,也不至于在这里玩文字游戏啊。真没劲!

发表于 2014-11-5 08:53:44

中国的素质教育太淡薄,现在的多数中学生素质真的很差,往饮水机吐唾沫,并排走路,我真不知道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这样长此以往对国人的整体素质形象合适能提高上来,个人观点,请理性回复,请不要乱碰!

发表于 2014-11-5 09:49:41

管不了就别管,留以后公安和法院管,公安和法院管不了,留社会人员管。

发表于 2014-11-5 09:51:01

大家都长得双眼,都可以看看中学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都是个么怪形啊!5、6个人并排骑车,骑得飞快,有说有笑的。这能怪老师不好吗?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当家长为人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并且对孩子有长期的教育责任。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不能什么都指望老师来代替家长应尽到的责任。看看现在的孩子都被惯得成什么样子了?我周围有不少青年,16、7岁,高中考不上,职高毕业后干啥工作也嫌乎累。么强强干白领,拿高工资,高福利。吃苦的事情一点也不想着干。工作稍有不顺心就想着辞职、换工作。这样孩子的家长很少有说自己孩子好高骛远的,总是一个口气:孩子没有门路,找不到事业单位,老板也挺不是个东西的。。。。。。之类的偏袒自己孩子的话。更有甚者,27、8岁的大青年成天晃悠,没个工作,就想着做生意、混社会。这难道是教师教育的不好吗?这难道不是家长的全部责任吗?病人住院治疗,必须配合医生,这样病情才能得以治愈;家长不配合老师,成天看着老师是否违规,谈何教育好自己孩子呢?真不知道这样的维权意识强烈的家长们,你们都是如何想法?一个家庭生养8、9个孩子的话,父母的也难能保证公平对待自己的每个孩子,总是有疏漏,六七十年代的大家庭就是这样现象,难道父母还有一身的责任吗?我们传授给孩子的思想是什么?从小就要培养“抗上”“不畏强权”的思想吗?你们成年人觉得这样性格思想的人将来能吃得开吗?没必要太在意,多与老师沟通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何苦上来发帖子造声势呢?

发表于 2014-11-5 10:25:56

中国家长溺爱孩子是真。也不说提倡棍棒教育,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对孩子多些关心、教育。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一定要有明白的界限,不然孩子也不以为然,终究是会害了他。
平时可以多跟老师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不能说百分百,至少可以减少孩子走错路的几率

发表于 2014-11-5 10:25:56

游客 113.123.44.x 发表于 2014-11-5 09:51
大家都长得双眼,都可以看看中学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都是个么怪形啊!5、6个人并排骑车,骑得飞快,有说有笑 ...

现在是在讨论老师打孩子的是与非,而不是来叫你来讨论现在的社会上的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你有点跑偏题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老师打学生的是与非